科学技术是减排重要手段
在污染减排中,科学技术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据我所知,国外曾有上百篇论文,都是通过分析经济增长、末端治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这4方面因素,来研究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末端治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这三者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会导致污染物增加,而末端治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通常会使污染物排放降低。如果以上三者减排之和高于经济发展的增排量,则污染物排放呈下降趋势。 科技进步减排的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增排的速度,这是我国当前减排工作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现象。 多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控制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模式一直没有发生根本转变,这很令人担忧。诚然,我国目前所取得的污染减排成果主要是通过大力推行末端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行达到的。末端治理无疑是重要和必须的,可以快速地解决最容易解决的污染问题,但是,它不能解决污染减排的深层次矛盾。如果我们一直在末端治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电厂脱硫上“打转转”,企业本身用于减排的技术并不多,那么环境污染就永远也治理不好。 最好的末端治理技术,治不好最差企业排放的污染。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其资源利用率,这样才能大幅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才能有效地进行污染减排。可以说,污染减排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量,要通过技术进步,把污染物消灭在其产生之前。 当前,我国的污染减排工作开始呈现可喜局面,但是这两年末端治理的潜力已挖得差不多了,今后进一步减排必须解决与此相关的深层次矛盾。所以在余下的时间里,污染减排的任务更重了。 第一个深层次矛盾是我国还有很多企业技术落后,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和浓度都很高,有的工厂排放的废水COD超过10万mg/L。对这样的严重超标废水,任何末端治理手段都是无能为力的。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污染减排工作主要是靠上城市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