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一、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 |||||||
1. 原辅材料的选择 | 棉印染企业主要生产原料为各种坯布或纱线,辅助原料为各种染料及相应助剂。 在印染生产过程中,应使用绿色环保型染料和上染率高的染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逐步淘汰和禁用对人体有害的偶氮型染料以及禁用其它一些致癌染料和过敏性染料; 推行生态纺织品,使用无害或少害原辅料,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
2. 耗水量 | |||||||
机织印染产品,t/百米 | ≤2.5 | ≤3.0 | ≤4.0 | ||||
针织印染产品,t/t纱 | ≤200 | ≤350 | ≤450 | ||||
3. 耗电量 | |||||||
机织印染产品,kwh/百米 | ≤25 | ≤30 | ≤39 | ||||
针织印染产品,kwh /t纱 | ≤1800 | ≤2300 | ≤2700 | ||||
4.耗标煤量 | |||||||
机织印染产品,kg/百米 | ≤35 | ≤50 | ≤60 | ||||
针织印染产品,kg/ t纱 | ≤2500 | ≤3000 | ≤3500 | ||||
二、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 |||||||
1. 废水产生量 | |||||||
机织印染产品,t/百米 | ≤2.1 | ≤2.6 | ≤3.2 | ||||
针织印染产品,t/ t纱 | ≤170 | < le;300 | ≤360 | ||||
2. COD产生量 | |||||||
机织印染产品,Kg/百米 | ≤1.7 | ≤2.1 | ≤2.6 | ||||
针织印染产品,Kg/ t纱 | ≤110 | ≤180 | ≤220 | ||||
三、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 |||||||
1.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 | 完全达到以下要求: 生产工艺采用最佳化的清洁生产工艺;前处理设备高效、节能、低耗,短流程;染色设备高质量、小浴比,自动化程度高;印花设备快速、灵活、低耗,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 | 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生产工艺采用最佳化的清洁生产工艺;前处理设备高效、节能、低耗,短流程;染色设备高质量、小浴比,自动化程度高;印花设备快速、灵活、低耗,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 | 部分达到以下要求: 生产工艺采用最佳化的清洁生产工艺;前处理设备高效、节能、低耗,短流程;染色设备高质量、小浴比,自动化程度高;印花设备快速、灵活、低耗,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 | ||||
项目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四、产品的环境友好性要求 | |||
1. 生态纺织品 | 已经进行生态纺织品的开发和认证工作,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正在进行生态纺织品的开发和认证工作,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
2. 产品合格率,% (近三年) | 100% | 99% | 98% |
五、环境管理要求 | |||
1. 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 按照清洁生产要求,建立生产过程管理制度,建立清洁生产激励机制;严格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主要生产车间和设备应安装计量装置,原始记录和统计数据齐全有效。 | 按照清洁生产目标,建立生产过程管理制度,建立清洁生产激励机制;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主要生产车间应安装计量装置,原始记录和统计数据齐全有效。 | 按照清洁生产目标,建立生产过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清洁生产激励机制;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基本齐全;主要生产车间部分安装计量装置,原 始记录和统计数据基本齐全。 |
2. 相关方环境管理 | 要求提供的原辅材料,应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损害,并在生长和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响;对坯布生产所使用的浆料,要求采用易降解的浆料,限制或不用聚乙烯醇等难降解浆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要求提供绿色环保型和高上染率的染料和助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关方应逐步淘汰对人体有害的偶氮型染料以及其它一些致癌染料和过敏性染料。 要求提供无毒、无害和易于降解或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 | ||
3.清洁生产审核 |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编制的棉印染行业的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进行了审核。 | ||
4.环境管理制度 | 按照ISO14001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 | 环境管理制度健全, 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全有效。 | 环境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基本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