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北京市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写基本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03日

北京市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写基本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审核报告编写基本内容

前言.

第1章企业概况.

第2章审核准备.

第3章预审核.

第4章审核.

第5章实施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第6章实施方案的确定.

第7章方案的实施.

第8章持续清洁生产.

第9章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结论.

前言

⑴清洁生产环境保护战略产生的背景

⑵国家与地方政府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

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范围

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计划

⑸企业对咨询机构的委托

⑹本轮审核所依据的国家与地方政府有关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审核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文件

第1章 企业概况

1.1企业概况

(1)基本情况

企业组建时间、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行业类别、设计能力、主要产品种类等

(2)地理位置

①企业所在区域地理位置文字说明及区域地理位置图;

②企业所在厂区位置平面布置图及文字说明;

③企业周边500米范围的环境敏感点状况(如水源、河流、医院、学校、幼儿园等)。

(3)近三年生产经营情况和环境保护情况,并说明近三年是否遭到环保处罚、投诉信访、环境污染事件等;

近三年主要产品及产量情况、产值与利润变化情况;

近三年在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的各项荣誉;

近三年在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等认证获证情况。

1.2 企业组织机构

⑴本轮审核期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及文字说明;

⑵绘制企业组织机构图,包括:企业管理层—企业职能部门管理层--生产车间实体层。

第2章审核准备

2.1企业审核领导机构设置

⑴企业设置审核领导小组和审核工作小组的依据;

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的组建

绘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成员与职责分工表。

表2-1 审核领导小组成员与职责分工表

姓名

职务及职称

来自部门

小组中职务

职 责

表2-2 审核工作小组成员与职责分工表

姓名

职务及职称

来自部门

小组中职务

职 责

⑵企业审核领导小组/工作小组设置与成员分工表及相关文字说明;

2.2审核工作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

⑴审核工作计划编制依据

⑵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表

表2—3 审核工作计划表

阶段

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及负责人

1.审核准备

2.预审核

3.审核

4.实施方案产生和筛选

5.实施方案的确定

6.方案实施

7.持续清洁生产

8.审核验收准备

2.3宣传和培训

⑴企业开展宣贯、培训的时间、地点、人数,插入培训教材、会场宣贯、课堂讲课、结业证书、培训合影等照片;

⑵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文字说明,包括编写的宣传材料、采用宣传方法、宣传普及率;并插入相关照片。

2.4 克服障碍

采用表格形式,文字说明在思想、组织、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哪些障碍,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克服。

表2—4 清洁生产障碍及解决办法

障碍

表 现

解决办法

思想障碍

组织障碍

技术障碍

资金障碍

第3章 预审核

3.1 企业生产概况

3.1.1生产工艺流程

⑴说明企业生产全过程,一般包括:生产全过程所涉及的各主要生产工序或各生产操作单元;

⑵绘制企业生产全过程图;

3.1.2主要生产设施

⑴说明审核基准期企业主要生产设施配置情况;

⑵ 绘制企业审核范围内各主要生产工序主要生产设施一览表; 

3.1.3生产产品

⑴说明审核基准期企业产品生产情况;

⑵ 绘制企业审核范围内各主要产品产量、产值汇总表;

3.1.4原辅料消耗分析

⑴说明审核基准期企业原辅料消耗情况;

⑵ 绘制企业审核范围内各主要生产工序原辅料消耗一览表;

3.1.5能源与水消耗分析

⑴说明近三年能源消耗情况,并与审核期企业能源消耗情况对比分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编制企业审核范围内各主要工序能源消耗汇总表(折成吨标煤表示)

⑵简要说明近三年水资源消耗情况,并与审核基准期企业水消耗情况对比分析;

编制企业审核范围内各主要工序水消耗汇总表;

⑶企业现有节能、节水技术措施与指标完成情况;

3.1.6产污和排污现状分析

⑴企业各主要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产排控制技术措施情况;

⑵审核基准期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情况,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情况(统计表);

⑶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并附有近三年企业主要污染因子环保监测报告(具有环保监测资质);

⑷污染物总量控制及主要污染物减排执行情况;

⑸企业生产全过程固废处置、利用情况;

⑹环保管理制度贯彻执行情况。

3.2 企业清洁生产现状水平分析

3.2.1与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详细说明)

现行的工艺设备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

表3—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比表

分类

目录内容

企业

鼓励类

限制类

淘汰类

3.2.2与企业所在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对比分析(详细说明,如果无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或指标体系标准可简要说明情况)

3.2.3与企业所在行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资源、能源等)、环保指标对比分析(详细说明,如果无行业可比的技术经济指标,需要详细说明该部分内容)

⑴企业与所在行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表);

⑵企业与所在行业环保指标对比(表);

3.3 确定企业审核范围内的审核重点

⑴确定审核重点的原则与依据;

⑵根据对企业清洁生产现状水平的分析结果筛选审核重点;

⑶审核重点的确定。

3.4 设置企业本轮审核的清洁生产目标

⑴清洁生产目标的设置依据(国家清洁生产标准及指标评价体系、国家节能减排分解指标、行业先进水平、企业历史最好水平);

⑵清洁生产目标的设置,绘制企业清洁生产目标设置表(主要为定量指标值,一般应包括:现状、近期(当年)、中期(审核后2-3年)、远期(审核后5年)、绝对量与相对量)。

表3-2 企业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目标设置一览表

指标

分类

指标项

现状值

近期值

中期值

远期值

绝对量

相对量

绝对量

相对量

绝对量

相对量

第4章 审核

4.1 企业审核重点概况(当审核重点为企业整体过程,该节内容与预审核相关内容重复,可适当简化)

⑴企业审核重点平面示意图;

⑵企业审核重点组织机构(或生产岗位设置)图;

⑶企业审核重点各单元操作工艺流程图或设备流程图;

⑷企业审核重点各单元操作功能说明表。

 表4- X审计重点单元操作功能说明表

单元操作名称

功 能

4.2 企业审核重点计量检测核实

对企业各主要生产工序物料、能源、水、污染物产排输入、输出计量仪器的分布、配置、使用与维护、记录、统计与管理等情况进行说明,并附相关统计表。

⑴物料、水、能源、污染物产排输入、输出计量仪器的分布、配置不全的企业,补充平衡实测;

⑵具有实测能力的企业对近期所做的平衡数据进行核实(企业能源审计数据可纳入审核报告)。

4.3 企业审核重点物料平衡

⑴说明编制物料平衡图的数据来源;

⑵绘制企业审核重点生产过程物料平衡图;

⑶对审核重点物料平衡图中物料平衡结果进行分析;

⑷对审核重点物料平衡图中物料流失的部位、流失的原因、流失量进行分析;

⑸与同行业或同工序先进工艺技术或设备对比,以寻找和发现减少物料消耗的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

4.4企业审核重点水平衡

⑴说明编制水平衡图的数据来源;

⑵绘制水平衡图或表;

⑶对审核重点水平衡图中水平衡结果进行分析;

⑷对审核重点水平衡图中水流失的部位、流失的原因、流失量分析;

⑸与同行业或同工序先进工艺技术或设备对比,以寻找和发现减少水消耗的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

4.5企业审核重点污染因子平衡

⑴说明编制污染因子平衡图的数据来源;

⑵绘制企业审核重点污染因子平衡图;

⑶对污染因子平衡图中污染因子平衡结果进行分析;

⑷对污染因子平衡图中污染因子产生的部位、原因、排放量分析;

⑸与同行业或同工序先进工艺技术或设备对比,以寻找和发现减少污染因子排放的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

4.6 企业审核重点能源平衡

⑴说明编制(煤、气、水、电)能源平衡图的数据来源;

⑵绘制能源平衡图或表;

⑶对审核重点能源平衡图中能源平衡结果进行分析;

⑷对审核重点能源平衡图中能源流失的部位、流失的原因、流失量分析;

⑸与同行业或同工序先进工艺技术或设备对比,以寻找和发现减少能源消耗的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

4.7 企业审核重点原辅料与能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析

以表格方式

,按照审核8个要素,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耗、能耗、污染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表4-X-1 审核重点原辅料消耗原因分析表

原辅料消耗发生部位

原辅料名称

影 响 因 素

原辅材料和能源

技术

工艺

设备

过程

控制

产品

废弃物特性

管理

员工

表4-X-2 审核重点水消耗原因分析表

水消耗产生

部位

水的用途(工艺水、循环水、冷却水等)

影 响 因 素

原辅材料和能源

技术

工艺

设备

过程

控制

产品

废弃物特性

管理

员工

表4-X-3 审核重点废弃物原因分析表

废弃物产生

部位

废弃物名称

影 响 因 素

原辅材料和能源

技术

工艺

设备

过程

控制

产品

废弃物特性

管理

员工

表4-X-4 审核重点能源消耗原因分析表

能源消耗产生部位

能源名称

影 响 因 素

原辅材料和能源

技术

工艺

设备

过程

控制

产品

废弃物特性

管理

员工

第5章 实施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5.1 方案产生与汇总

⑴文字说明本轮审核企业清洁生产合理化建议、方案产生途径和方式;

⑵清洁生产方案初选方法和结果;

⑶清洁生产方案无、低、中、高费划分的规定;

⑷方案汇总。按审核8个方面进行分类,内容包含方案类别、方案名称、方案简述、方案投资,属无、低、中、高费方案;

表5-X 清洁生产方案汇总表

方案

编号

方案

名称

方 案

简 介

预计

投资

费用

类别

预 计 效 果

环境效果

经济效益

一、原辅材料和能源替代

<

二、技术工艺改造

三、设备维护和更新

四、过程优化控制

五、产品更换或改进

六、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

七、加强管理

八、员工素质的提高及积极性的激励

5.2 中高费方案筛选

⑴文字说明中高费方案筛选的依据,并绘制方案权重、计分依据表;

表5-X 清洁生产方案权重与得分评判依据表

影响因素

权 重

方案得分

8-10

5-7

1-4

减少环境

危害

X

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削减>X%

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削减X%-X%

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削减<X%

经济可行

X

年经济收益与总投资之比>X

年经济收益与总投资比在X-X之间

年经济收益与总投资比<X

技术可行

X

技术成熟,无风险

技术较成熟,有一定风险

技术不成熟,有较大风险

易于实施

X

从资金、技术、场所、组织、人员素质、外部条件等方面来说,对方案实施没有度

从资金、技术、场所、组织、人员素质、外部条件等方面来说,对方案实施有一定难度

从资金、技术、场所、组织、人员素质、外部条件等方面来说,对方案实施有较大难度

节约资源

X<

方案实施后比实施前,提高资源利用率>X%

方案实施后比实施前,提高资源利用率在X%-X%之间

方案实施后比实施前,提高资源利用率<X%

节约能源

X

方案实施后比实施前,节约能源>X%

方案实施后比实施前,节约能源X%-X%

方案实施后比实施前,节约能源<X%

可持续发展前景

X

方案实施后,在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都能取得很好的效益

方案实施后,在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中,只有两个方面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方案实施后,在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中,只有一个方面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⑵文字说明中高费方案筛选方法和筛选结果,绘制方案权重总和计分排序表。

表5-X 方案的权重总和计分排序表

权重因素

权重值(W)

方案得分(R=1-10)

方案编号

方案编号

方案编号

方案编号

减少环境危害

<

经济可行

技术可行

节约资源

节约能源

易于实施

可持续发展前景

总分(&

sum;W×R)

排序

第6章 实施方案的确定

6.1 备选方案可行性分析

6.1.1企业方案

6.1.1.1方案简介

包括:方案名称,方案类型(节能、降耗、减排、综合利用),方案与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的符合性。

⑴方案工艺原理

⑵方案工艺流程

⑶方案主要生产设施、设备

⑷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⑸可能的环境影响及污染防范措施

6.1.1.2技术可行性分析

主要说明该方案采用的工艺技术,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属于成熟可靠的技术,较少技术风险。

6.1.1.3环境可行性分析

说明该方案实施后可能取得的环境效益,包括对废水或废气或固废或噪声等污染物的减排,不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6.1.1.4 经济可行性分析

⑴总投资费用 ( I )

说明该方案总投资及分项投资,分项投资包括:生产设备购置费、建筑费、安装费和其它费用。

列出计算公式:总投资=建筑费+安装费+设备费+工程其它费。

⑵年运行费用总节省金额(P)

说明年运行费用总节省金额中的效益来源,一是通过降低能耗、物耗、减排污染物、固废综合利用取得的效益,二是通过提高产品产量、生产效率增加的效益。

年运行费用总节省金额(P)=(通过节能、降耗、减污、综合利用取得的收益)+( 通过提高产品产量、生产效率增加的收益)-(方案年生产或运行成本)

⑶ 年增加现金流量(F)

a、年折旧费(D)

说明设备使用年限,计算年折旧费,公式如下:

年折旧费(D)=总投资

(I)÷设备使用年限(a);

b、纳税利润(T)=P-D

c、净利润(E)

按照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确定产品增值税率,所得税率,计算净利润如下:

产品增值税=某产品产值×增值税率;

所得税=纳税利润×所得税率;

净利润(E)=应纳税利润(T)-各类税;

d、年增加净现金流量(F)

年增加净现金流量(F)=净利润(E)+年折旧费(D);

⑷ 投资偿还期(N)

投资偿还期(N)=总投资费用(I)÷净现金流量(F);

⑸ 净现值(NPV)

确定设备使用年限,贷款利息,选取年贴现值系数,计算净现值:

⑹ 内部收益率

根据公式,求出K1和K2值;

通过查表或软件程序求出i1、i2值;

计算:NPV1 =F×K1-I;NPV2 = F×K2-I;

计算:

判断方案经济可行性依据:NPV>0;IRR>行业基准收益率或银行贷款利率;

依据经济可行性判定原则,说明该方案经济可行性结论。

6.2备选方案经济可行性综合分析

⑴文字说明评判多个备选方案经济可行性优劣;

⑵绘制多个备选方案经济评估指标汇总表。

表6-X 清洁生产方案经济评估指标汇总表

方案

名称

经济评估指标

总投资

(万元)

总节省

金额

(万元)

设备

折旧费

(万元)

净利润

(万元)

年增

现量

(万元)

偿还期

(年)

净现值

(万元)

内部收益率

(%)

排序

6.3 确定推荐方案

根据备选方案技术、环境、经济评估结果,推荐拟实施清洁生产方案。

第7章 方案的实施

文字说明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的必要性;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的组织要求;方案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7.1 方案实施情况简述

⑴已实施方案情况

①已实施无低费方案占无低费方案的百分比,已实施中高费方案占中高费方案的百分比;

②绘制已实施无低费、中高费方案统计表。

⑵ 拟实施方案情况;

①拟实施方案总数及占方案产生总数的百分比;拟实施无低费、中高费方案数分别占无低费、中高费方案产生总数的百分比;

②绘制拟实施无低费、中高费方案统计表。

表7--X 清洁生产方案汇总表

<

投资

(万元)

方案

编号

方案

名称

方 案

简 介

费用

类别

实施

时间

预 计 效 果

环境效果

经济效益

一、原辅材料和能源替代

二、技术工艺改造

<

三、设备维护和更新

四、过程优化控制

五、产品更换或改进

六、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

七、加强管理

八、员工素质的提高及积极性的激励

7.2 已实施方案成果汇总

⑴已实施无/低费方案成果汇总

文字并列表说明已实施无低费方案产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情况

⑵已实施中/高费方案成果汇总表

用文字并列表说明已实施中高费方案产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情况。

⑶已实施方案成果与清洁生产(近期)目标对比一览表;

①编制已实施方案(含无低费、中高费方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汇总表,并进行相关文字说明;

②编制已实施方案清洁生产指标核算表,并进行相关文字说明;

③编制已实施方案清洁生产指标值与近期清洁生产目标值的对比表,说明清洁生产目标实现情况;与清洁生产标准对比,说明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情况。

7.3 拟实施中/高费方案成果预测

⑴中/高费方案实施计划表

编制中/高费方案实施计划表,并进行相关文字说明

;方案实施计划表中应包括:方案编号、方案名称、负责实施部门、方案投资额、资金来源及实施时间。

⑵拟实施中/高费方案成果预测汇总表

编制拟实施中高费方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成果预测汇总表,并进行相关文字说明;

⑶拟实施中/高费方案成果与清洁生产(中、远期)目标对比一览表;

①编制拟实施中高费方案清洁生产指标核算表,并进行相关文字说明;

②编制拟实施中高费方案清洁生产指标值与中远期清洁生产目标值的对比表,预测清洁生产目标实现情况;与清洁生产标准对比,说明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情况。

7.4方案全部实施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⑴清洁生产方案全部实施效果汇总表;

编制本轮审核全部方案实施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汇总表,并进行相关文字说明;

⑵全部方案实施后的成果与清洁生产目标对比一览表。

①编制本轮审核全部方案实施后清洁生产指标核算表,并进行相关文字说明;

②编制本轮审核全部方案实施后清洁生产指标值与中远期清洁生产目标值的对比表,预测清洁生产目标实现情况;与清洁生产标准对比,预测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情况。

表7-X企业本轮清洁生产审核完成目标情况一览表

指标

分类

指标项

现状值

近期值

中期值

远期值

绝对量

相对量

绝对量

相对量

绝对量

相对量

第8章 持续清洁生产

8.1健全完善企业清洁生产领导机构

将本轮审核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工作小组转为企业长期推进清洁生产工作的领导机构。

8.2健全完善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8.2.1补充制定或完善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8.2.2补充制定或完善企业清洁生产奖励机制

8.2.3确保稳定的清洁生产资金来源

说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的资金来源,强调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

8.3 企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企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逐步建立、健全企业清洁生产指标管理考核办法;

⑵继续组织实施本轮未完成的清洁生产方案;

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削减国家控制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⑷提出下一轮审核方向、审核重点。

8.4 企业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宣传、培训

采取有效宣传、培训手段,在企业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岗位员工中推广普及清洁生产知识和方法,提高清洁生产意识。

第9章 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结论

9.1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现状评价(包括生产工艺、管理水平、技术水平)

9.2企业产污、排污现状所处水平及其真实性、合理性评价

9.3 企业通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9.4已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成果总结

9.5拟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效果预测

附件:

1.企业简况表

2.地方政府有关企业开

展审核工作的通知

3.企业启动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

4.企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5.企业清洁生产奖励管理办法

6.企业近三年、审核期间污染物排放检测(监测)报告

7.各类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节能认证证书、环境标志认证证书、资源综合利用证书)

8.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绩效统计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