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原料 >

配棉方法之分类排队法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1日

配棉方法之分类排队法

(一)原棉的分类

1、原棉分类的概念

根据原棉的性能及不同纱线的要求,把适纺某种纱的原棉划在一起。

2、同类原棉的性能差异控制范围

品级:1-2级;长度:2-4mm;纤维细度:500-800公支;含杂:1%-2%;含水:1%-2%。

原棉按批时性质差异控制如下:

控制内容

按批原棉性质差异

混合棉平均值差异

产地

相同或接近

地区变动不宜超过25%

(针织纱不宜超过15%)

品级

一级

0.3级

长度

2mm

0.2~0.3mm

含杂

含杂1%以下,疵点数接近

含杂率0.5%

细度

300~500公支

50~150公支

断裂度

不超过3Km

0.5Km

3、原棉分类时考虑的因素

(1)不同纱线的不同要求;

(2)到棉趋势;

(3)产品的质量与用棉成本;

(4)天气的变化。

(二)原棉的排队

1、排队的概念

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排成几队,并产地、性质相近的原棉排在一队内,以便接批使用。用同一个队中的另一个批号的原棉接替上去,使正在使用的原棉的特性无明显变化,达到稳定生产和保证成纱质量的目的

接批:同一队原棉一批用完后,换下一批原棉。

2、同队原棉的性质差异控制范围见表1-1

表1-1

控制内容

接批原棉性质差异

混和棉的性质差异

产地

相同或相近

不超过25%

原棉品级

不超过1级

不超过0.3级 <

纤维长度

不超过2mm

不超过0.3mm

原棉含杂

不超过1%

不超过0.5%

纤维细度

不超过500公支

不超过150公支

纤维断裂长度

不超过3km

不超过0.5km

3、原棉排队时注意事项

(1)主体成分:

把某几个批号的某些性质相近的原棉作为主体,以保证成纱质量的稳定。一般主体成分应占70%左右。

为了保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稳定,在配棉中一般有意识的安排几个批号技术指标相对接近的原棉作为主体成分,一般产地为主体,也有的用长度作为主体。主体成分一般占到总配棉的70%左右,这样可以避免品质特好或特差的原棉混用过多。但是由于原棉的性能是很复杂的,在具体生产中,如果很难用一队原棉作为主体成分时,可以考虑用几批原棉,但是注意使用时不要出现双峰接批现象。

(2)队数的多少:

队数越多,每队的混用的比例越少。队数少时,接批时成纱质量波动大;队数多时,管理不便。

队数和混用比有直接的关系,队数多,混用比小,队数少,混用比就大,队数过多时,生产管理难度较大,还容易造成混棉不匀,队数过少时,混用比较大,当接批时容易造成原棉性能的较大差异。 
  所以确定队数时,首先要知道混棉加工方式,如果采用人工小批量生产,队数最好要少,不超过4队,抓棉机混棉时可以增加到6—9队,后工序如采用并条条混时,还要考虑棉条的搭配比例。 
  其次确定队数还要考虑总投入原棉的数量多少,棉纱属于小批次生产时,队数不易过多。 

再者确定队数还要考虑原棉的产地、品种、质量指标等因素,原棉产地轧花厂多,品种多,质量差异大时队数易多。 <

  最后确定队数还要考虑产品的品种和要求,如产品的色泽要求较高时,队数易多,成纱质量波动较大时,队数也要多一些。 
  当队数确定以后,可以根据原棉的质量情况和成纱质量要求确定各种原棉混用百分比,为了减少成纱质量的波动,最大混用比一般为25%左右。 

(3)勤调少调:

勤调是指同队原棉调换的队数要勤;少调是指每次调用的数量要少;勤调是为了少调。

20%

原棉接批:20号

10%

20%

10%

现改为:10号25号

(4)交叉抵补:当后一批原棉的某些性质量较差时,可在另一队原棉中选择一批补上。但一天内抽调的次数不易过多。

(三)配棉举例:

挑选原棉时,要严格控制队与队之间和同一队中批与批之间的原棉质量差异,控制的范围如下:队与队间的品级差异小于2级,长度差异小于4mm,含杂和含水差异各小于2%,细度差异500~800公支,包装的松紧程度也要相似;批与批间的品级差异小于1级,长度差异小于2mm,含杂和含水差异各小于1%,断裂长度差异小于3km,细度差异300~500公支。


1  2  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