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0日

2.2.4 胍类

这类抗菌剂由英国ICI公司在1980年研制成功。胍类抗菌剂的品种有1,1-六甲撑-双[5-(4-氯苯基)双胍]二葡萄糖酸酯、聚六甲撑双胍盐酸盐等,这类抗菌剂对纤维的附着力很强,耐洗性和杀菌效果均很好,但防霉效果、耐热和耐光性能较差。

2.3 天然抗菌整理剂

天然抗菌整理剂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天然抗菌物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们毒性低、对环境无害,更易被消费者接受。

2.3.1 植物类提取物

这类提取物通常是液体。液体提取物施加到织物上常使用微胶囊技术,提取物封入微胶囊以后,再以树脂固着在织物上。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桧柏油,其主要组分是4-异丙基-2-羟基-环庚基-2,4,6三烯-1-酮,这是一种七个原子的环状结构化合物[6]。其抗菌机理是分子结构上有两个可供配位络合的氧原子,它与微生物体内蛋白质作用使之变性[7]。

2.3.2 甲壳质(壳聚糖)

甲壳质是除纤维素外第二个最丰富的天然聚合物。壳聚糖是甲壳质在浓碱液中脱去乙酰基的衍生物形式,早已被用作织物整理剂。近几年发现它还具有抗菌及皮肤护理特性。壳聚糖微粉可均匀地混入粘胶纺丝液中,再纺成抗菌粘胶丝。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与生物体能亲和相容,可对多种菌类表现出抗菌性。壳聚糖的抗菌机理为分子中的氨基吸附细菌,和细菌表面的阴离子成分结合,阻碍细胞壁内外物质的输送[7]。

2.3.3 微生物发酵产物

氨基葡萄糖苷ST-7是用一种放线菌发酵获得的抗生物质,对细菌的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安全性高,对皮肤无刺激。其抗菌机理为:它作用于细菌细胞核蛋白质的子单位上,阻碍间核糖核酸的密码因子和特核糖核酸反密码因子的相互作用,使其合成异常蛋白质而致死[8]。

2.3.4 昆虫抗菌性蛋白质

利用昆虫抗菌性蛋白质是纺织工业利用生物技术的一个方面。昆虫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对细菌霉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有很强的抵抗力。从它们体内分离出抗菌性蛋白质并设法用于纺织品上,是抗菌防臭加工今后努力的方向。

2.3.5 天然抗菌整理加工方法

天然抗菌整理应用于纺织品的抗菌整理加工可采用:①与化纤混合纺丝,如日本富士纺织公司将壳聚糖混入粘胶中纺丝生产的Pchitopolyi。②与合成树脂混合后在织物表面成膜。第一种方法可以得到持久功能的抗菌纤维,但工艺复杂。第二种方法工艺虽简单,但需要解决牢度问题。

3 抗菌防臭效果测试

衡量抗菌防臭整理的抑菌、杀菌的水平,即抗菌防臭纺织品的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参考日本和美国的一些方法。

3.1 ATCC-90试验法

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试验菌种,再紧贴上试样。另取一块未整理织物,贴在同一培养基上作对照。于37℃下培养24小时后,借放大镜观察菌类繁殖情况和试样周围无菌区的晕圈大小,同时与对照的试验情况比较。故该法也称晕圈试验法。

3.2 AATCC-100试验法

目前,在美国的三种抗菌定量试验法中,AATCC-100为惟一的标准试验法。其方法是:在灭菌织物上,接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以琼脂培养基培养,培养后与未整理织物相比较,得出细菌减少数。此法适用于容易从被加工纤维上溶出的抗菌剂,而不适用于和加工纤维以化学方式相结合的抗菌剂,如DC-5700,因为加工在纤维制品上的DC-5700和试验菌接触机会少,经一定时间培养后生存繁殖的菌数和对照物上的菌数几乎相同,因而无法计测。

3.3 振荡烧瓶试验法

振荡烧瓶试验法是美国道康宁公司为克服AATCC-100法的缺点而开发的,可用来评价用DC-5700加工的非溶出型抗菌纤维制品抗菌性能。此法为了增强试验菌与试样的接触,把试样投到盛有大量菌液的三角烧瓶中,经一定时间强烈振荡后计测烧瓶内的细菌数,并与振荡前的细菌数比较,定量表示其抑菌率。

3.4 Humidity-jat试验法

这是美国环保局为检测由于霉的污染而开发出的一种方法。将霉接种于样布上并放置28天,通过视觉观察样布上霉的生长情况。

4 结语

国内抗菌纺织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的质量体系尚未健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的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抗菌产品性能进行检测,消费者也无法从外观上鉴别抗菌性能。因此需要建立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使纺织品抗菌整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国外抗菌防臭整理技术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美国和日本居于领先地位。我国对抗菌防臭整理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技术的发展,抗菌整理纺织品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因此,开发抗菌性能好、成本低的抗菌剂,优化抗菌整理工艺,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将是未来几年纺织品抗菌整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许炳义.抗菌纺织品的新发展[J].山东纺织科技,2002,(4)

[2]杨栋梁.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J].印染,2001,(3)

[ 3 ] Rong Wang, Kazuhito Hashimoto, AkiraFujishima.Light-induced amphiphilic surfaces[J].Nature,1997,388:431-432.

[4]吉向飞等.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发展和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1)

[5]迟广俊.沉淀二氧化硅载银抗菌剂的制备及抗菌性能[J].天津大学学报,2002,(3)

[6]宋肇棠.功能性织物整理的进展[J].印染,2003,(11)

[7]李辉芹等.天然抗菌整理剂[J].纺织导报,2002,(2)

[8]许莹等.壳聚糖与纤维素的结合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J].印染,2002,(2)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