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污水处理的技术改造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5日

摘要:针对原工艺中物化预处理、厌氧发酵时间不足、高曝池中溶解氧不足等问题,进行工艺改造。通过增加氧化塘,投加生物铁填料以及接种“洁净天然微生物菌剂”(CNM),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并且节约三分之一的运行成本,出水水质实现达标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31/199-1997)三级标准。

关键词:印染废水;工艺改造;洁净天然微生物菌剂;生物铁填料

纺织印染工业废水是轻工业中的重大污染源之一,山东某纺织厂是一家从事家纺面料的设计与开发、织造和染整、经编针织、家纺制品、行业用品及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原有工艺出水较难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对原有工艺进行了改造。

1·工程概况

该厂排放的生产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来自印花、染色和漂洗工序。有退浆废水、煮练废水、漂白废水、染色废水、印花废水、碱减量废水等混合而成。其废水特点为:(1)水质复杂,具有毒性。废水中含有残余染料、浆料、助剂、纤维杂质及无机盐等,铬、锌、砷等重金属有生物毒性。(2)难降解的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经调节后,废水的COD>1 000 mg·L-1,B/C比值低,一般在0.2左右。(3)废水pH波动大,一般在9~12,同时色度高,有的高达4 000倍以上,尤其混合染料废水,脱色困难,给生物法处理带来难度。(4)废水中含大量助剂及表面活性剂,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不易被分解;生物处理曝气时会产生泡沫,阻碍充氧。(5)污泥产量高,物化处理产泥率在1%~3%,生化法处理产泥率在1%左右,国内外污泥处置占废水处理费用的30%~50%[1]。废水排放量5 000 m3·d-1,原水水质为COD为2893~3 768 mg·L-1,色度800倍。排放标准为COD≤500 mg·L-1,色度≤80倍。

2·工程改造

2.1原有工艺

原工艺见图1。原工艺处理效率低下,污泥产量大,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原工艺原水预处理方法不当,其中用物化处理,虽然去除了大部分的有机物质,但同时也去除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化学混凝剂也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经检验预处理后的水比未处理的水经厌氧后所产生的硫化氢气体的浓度要高出3~5倍,并且预处理产生的污泥量过大,是生化处理产泥量的5倍,通过试验发现物化与生化交叉处理后,COD总去除率在90%左右,而生化处理后再做物化处理COD的总去除率大于95%,且成本仅为前者的1/3,污泥产出量仅为前者的1/5。

[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