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棉针织物的锰配合物低温催化漂白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8日

2.5漂白温度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改变漂白温度(60、70、80、90、loo℃),按1.2节工艺,研究漂白温度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随着温度的上升,漂白织物的白度逐渐上升,并在温度为80℃时,白度达到70.91%;继续升高温度,织物白度增加趋势渐缓。从节能与经济方面考虑,漂白温度应选80℃。

2.6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之上,对温度、双氧水用量、配合物浓度和pH值这四个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织物白度为评价指标,进一步优化配合物LMn(ffl)((ji-0)2(|x-0Ac)Mn(IV)](CH3COO)2低温催化漂白工艺。选定的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和结果见表1和表2。

分析表2数据可知,影响织物白度的因素依次为D>C>A>B,即温度对白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双氧水用量,pH值对织物的白度影响最小。直观分析最大白度值为68.94%,此时最佳适宜条件为A3B3C3D3,即30%H20210g/L,配合物30^mol/L.pH值12.5,温度801。

 按上述最佳试验条件对棉针织物进行漂白,比较漂白前后织物的白度与顶破强力,并与传统双氧水漂白布进行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优选漂白工艺条件下,织物的白度显著提高,强力稍有提高,强力保留率为85.93%。由此说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在低温下对双氧水有优异的催化漂白效果,并且对纤维损伤减少。

3结论

将1,2-二(4,7-二甲基-1,4,7-三氮杂环壬烷-1)乙烷的锰配合物应用于棉针织物低温漂白中,较传统的H202/Na0H漂白体系具有更好的漂白效果(白度达68.94%),对织物损伤小(顶破强力保留率为85.93%),而且大大降低了漂白温度和漂浴pH值。其优化的漂白工艺为:30%H20210g/L,配合物3001/11>11值12.5,温度80T,稳定剂质量浓度1L,渗透剂质量浓度1g/L。在棉针织物浸溃漂白中添加有机金属催化剂能大大减少能耗,提高效益,实现棉针织物前处理的清洁低碳生产。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