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浆纱 >

纱机后湿分绞与机前复分绞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9日

所谓浆纱机后湿分绞与机前复分绞,是指在浆纱机后浆槽与烘房之间设置了一套浆纱湿分绞装置;然后又在浆纱机前原干分绞装置与伸缩筘之间再增设了一套分绞装置,因而被简称为浆纱机后湿分绞与机前复分绞(又称小分绞)。浆纱机后湿分绞和机前复分绞装置是经纱上浆工艺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工艺装置。它是以上浆经纱所选用的纤维材料,经纱号数及织物的总经根数等为依据,在选择合理浆料与配方;选择合理上浆工艺参数;良好的浆纱机械状态及正确操作的条件下,而取得的良好的上浆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优化浆纱质量的两项关键性的工艺技术措施。这两项工艺技术措施,对提高经纱上浆质量,尤其是对化纤纯纺纱线,或化纤与其它纤维混纺纱线,对高密织物经纱和喷气织机织造所用经纱上浆质量的提高和优化至关重要。

据笔者了解,目前在我国棉纺织行业中,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型纺织企业中,对这两项工艺装置的作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还没有认识到它对提高浆纱质量,乃至提高织物质量和织造生产效率的重要性。因此,还有必要再对其进行一翻研究与探讨。

1浆纱机后湿分绞

1.1浆纱湿分绞的作用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浆纱机后湿分绞装置,除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自行研究设计生产的G142-140型浆纱机,和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的贝宁格浆纱机没有使用以外,几乎所有的国产浆纱机和从进口浆纱机都采用了浆纱机后湿分绞装置。

浆纱机后湿绞装置是由若干根湿分绞棒、支撑托脚及变速传动机构等组成的。它安装在浆槽与烘房之间。浆纱上机时,由浆纱值车工在整经大轴与轴的片纱之间放入一根湿分绞线,当开机后经纱片行至湿分绞装置处,再由人工把湿分绞棒穿入,将片纱分成若干层,然后平行进入烘房对浆纱进行预烘。

生产实践表明:浆纱湿分绞棒对湿浆纱表面具有很好的“抹纱”作用,使浆液在纱的表面涂抹得更均匀,这样湿浆纱平行进入烘房后经过预洪,浆纱的水分被迅速蒸发,浆膜很快定型并趋于完整,浆纱毛羽贴伏,表面光滑,减少了烘干后机前干分绞的阻力,对保持浆膜的完整性,减少浆纱的再生毛羽,减少落浆落棉,提高浆纱质量和浆轴的完好率都十分有利。

1.2浆纱湿分绞装置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前在我国棉纺织行业中,有一些企业不愿意使用浆纱机后湿分绞装置;有一些企业即使使用也是用一用,停一停,刚开始上机时使用,中途遇到问题就取掉不用了。

分析其原因,除了这些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在思想上,对湿分绞的作用及其对提高浆纱质量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外。客观地讲,目前我们使用的浆纱机后湿分绞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湿分绞棒表面容易聚积浆皮,运行时间一长,浆皮越积越多,若不及时清除,会造成浆纱断头,影响浆纱机的正常运行;二是浆纱断头后缠绕在湿飞绞棒上,值车工处理断头时操作极不方便,费时费力。上述两个问题形成的原因是:

(1)浆纱机后湿分绞装置的位置设计安装的不当。它与烘房的距离太近。由于高温烘房的烘烤,湿分绞表面的水分很容易蒸发,积聚它上面的浆液很容易结成浆皮;

(2)湿分绞棒的表面与湿纱片接触不良。从理论上讲湿分绞棒的弧形表面与片纱的接触应该是线接触,如果湿分绞棒的位置过高而与片纱的接触成为弧接触,那么由于接触面大就很容易把片纱上的浆掖刮下来,积聚在一起形成浆皮;

(3)调浆与上浆的工艺参数选择的不当。如浆液的粘度过大或压浆辊的压太小,都会使浆纱带浆过多,在通过湿分绞棒时也很容易把浆纱表面的浆液刮下来,形成浆皮或造成浆斑;

(4)湿分绞棒表面的线速度与浆纱运行的线速度的比值设计不当。如国产G142-180型浆纱机两者的比值在1∶10~1∶20的范围之内,线速度的比值过大,浆纱的运行速度太快,而湿分绞棒的速度太慢,也容易使浆液聚积在湿分绞棒的表面而结成浆皮;

(5)湿分绞棒的运行不平稳,有停顿现象或表面不光滑,有毛刺、凹坑,或不直,有弯曲等都会使浆液积聚在湿分绞棒的表面形成浆皮。

1.3浆纱湿分绞装置的改进及操作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3.1湿分绞装置的改进措施

(1)采用冷却式湿分绞棒。为了预防浆液聚积在湿分绞棒的表面形成浆皮,目前比较好的措施是采用水冷却的方式冷却湿分绞棒,使湿分绞棒的表面温度降低。这样从浆槽出来的受湿热浆纱,通过湿分绞棒时,由于温差在湿分绞棒的表面结成一层雨露形成一层水膜,这层水膜表面非常光滑,不但具有很好的防粘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浆液聚积形成浆皮,而且能使湿分绞棒的“抹纱”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浆膜完整,毛羽贴伏,这项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有企业在使用的双槽浆纱机上,每个浆槽加装了3根湿分绞棒,并增加了冷水制冷机,使其通过湿分绞棒内腔时,水温在17℃左右,降低湿分绞棒表面温度,当刚从浆槽出来的热浆纱接触的低温湿分绞形成温差,从而达到在湿分绞棒上结露,不仅提高了毛羽的贴伏率,而且解决了浆液结皮的问题。

有企业对引进的S432WN型祖克浆纱机的湿分绞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原湿分绞棒单独传动电机部分拆除,利用烘筒传动链条加一过桥轮带动湿分绞棒传动,又将湿分绞及两端支撑座加以改造,连接上水管,让冷水从湿分绞棒内腔通过降低湿分绞棒表面温度,当由浆槽出来的热纱片通过湿分绞棒时,由于温差的原故,在湿分绞棒表面上结一层水露,使纱片与湿分绞表面非常光滑,湿分绞棒的“抹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浆纱毛羽伏贴,浆膜完整度提高。改造后由于浆纱质量提高,喷气织机的生产效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0%以上。

(2)改进湿分绞棒传动方式。目前国内外浆纱机后湿分绞棒的传动方式有三种:第一,同步传动,即传动通过浆纱机的边轴或烘筒进行传动,其速度随浆纱的线速度变化而变化,湿分绞表面线速度与浆纱线速度的比值是恒定的;第二,单独传动,即采用单独电机通过变速器传动湿分绞棒。这种传动方式湿分绞棒的线速度是固定的,其比值随浆纱的速度变化而变化;第三,采用液压马达传动,就是通过液压马达直接传动湿分绞棒。这种传动方式湿分绞棒的线速度完全由人工进行控制其大小与浆纱线速度的比值也是变化的。如果需要采用后两种传动方式,那么,湿分绞棒与浆纱线速度的比值以0.35~0.6∶1为宜,生产实践表明:湿分绞棒的传动还是以浆纱机的边轴或烘筒直接传动的方式为好。

(3)合理使用湿分绞棒的根数。浆纱机后湿分绞棒的使用根数总的原则是由织物的品种、纱线的号数、上浆工艺及使用的浆料的情况而定。如有的企业生产涤棉产品,通过试验认为:涤棉纱上浆湿分绞棒采用三根较好,在织机上能取得较好的开口清晰度,清晰度率达到了52%。近年来有的企业认为:多用几根湿分绞棒比较好,倾向于采用多根湿分绞棒,以提高浆纱浆膜的完整率,但是,究竟用几根比较好,还要根据织物品通过试验来确定。

1.3.2操作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不断地提高浆纱值车工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浆纱机后湿分绞,对提高浆纱质量好的重要性,要有为后道工序的生产服务的思想,要树立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胸怀全局的思想;

(2)浆纱值车工机后巡回时认真检查湿分绞的运行情况,发现有缠纱要及时处理;对湿分绞棒两边聚积的浆皮及时清除,保证其正常运行;

(3)加强对湿分绞装置的维护保养,防止发生机械故障;湿分绞棒要平直、光洁,每逢了机要把湿分绞棒取下进行彻底清洗。

2浆纱机前复分绞

浆纱机前复分纱就是在浆纱机原有机前干分装置与伸缩筘之间再加装一套分纱装置。这套装置是由左右两个托架与数根直径较细的复分绞棒组成的。浆纱机前复分绞棒使用的根数多少,是由浆纱上机时,使用整经大轴的数量而定,即有几只整经大轴,就用几根复分绞棒。每只整经轴上的复分绞线,是每只整经轴在整经机上开始整经时,由整经值车工穿入片纱中,将每根经纱分开。当经纱进入浆槽上浆以后,经烘房烘干运行至车前复分绞装置处,再由浆纱值车工按复分绞线的位置,穿入复分绞棒,即可在浆纱机运行中将浆纱顺利的分开。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