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浆纱 >

浆纱的目的和要求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1日

上浆后经纱性能的改善应该是增强、保伸、耐磨、贴服毛羽。长丝通过上浆,使单根丝相互黏着,具有集束性,防止丝条起毛或断头,并能抑制丝的弹性,便于操作。短纤经向弹力纱和强捻纱,也需要通过上浆来抑制回缩,方能顺利生产。上浆的最终目的是:浆轴好,织疵少,断头数低,织造效率高,提高经纱的可织性。具体要求[2]是:

(1)增加纱线断裂强度。适当增加强度是必要的,但如果过分追求浆纱强度的增加,势必会使纱线硬脆,失去弹性,反而容易断头。纯棉纱增强率一般控制在25%~40%,涤/棉纱lO%~25%,纯涤纱10%~20%,涤/粘和纯粘纱>25%。

(2)保持纱线断裂伸长率。棉纱原纱伸长率一般为7%,上浆后应保持在4%-5%,以利于织造,所以减伸率≤30%,涤/棉、涤/粘纱≤25%,纯粘纱≤35%。

(3)提高耐磨率。由于目前耐磨测试尚未规范化,各种浆料配方的耐磨率也相差很大。较先进的水平为:

(4)毛羽降低率。使用YGl7lB型纱线毛羽测试仪和BT一2型在线毛羽测试仪,对上浆前后纱线毛羽对比,毛羽降低率的先进指标为75%以上。

(5)织轴好轴率。要求浆纱没有倒断头、多头、粘并、绞头、轻浆起毛起球,织造没有拉边等疵点,先进水平好轴率为60%以上。

(6)织机断经数。有梭织机应在1根/(台•h)以下,无梭织机10万纬断经数要求10—15根以下。

作为供印染整理的坯布,除了可织性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容易退浆,且退浆废液对环境无污染。必须在浆料的选择及配比上予以考虑。

作为成品布,要求赋予织物独特的风格和手感,必须在浆料的种类、油剂以及上浆率等方面予以适当调整。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