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直接染料和阳离子染料对棉和苎麻的染色差异性

来源:世界印染网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2日


2.1染色织物的K/S值

织物颜色的表面深度是指不透明固体物质的颜色给予人们的直观深度感光。其大小可以用K/S值来表示。K/S值越大,表示试样染色后的得色量越高,颜色越浓;反之,K/S值越低,表示试样染色后的得色量越低,颜色越淡。

由表1的K/S值数据可知:使用直接染料和阳离子染料对棉和苎麻织物染色时,棉织物的K/S值明显大于苎麻织物的K/S值;尤其是使用直接枣红和直接耐酸大红4BS染色时,棉织物与苎麻织物的K/S值之比分别为1.716和1.647。当使用阳离子嫩黄O染色时,棉织物与苎麻织物的K/S值之比高达3.202。

棉纤维外形为扁平带状,有明显螺旋形天然扭曲,初生壁微原纤沿侧面扭曲走向排列,形成微细沟槽;而苎麻纤维表面光滑无天然扭曲[1]。在所使用的两类染料中,直接染料的分子结构共轭体系较大,具有同平面性,和纤维素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较大。在上染过程中棉纤维在染液中容易发生溶胀,纤维形态变得较为平整,而麻纤维由于分子取向度和结晶度较高,其溶胀不明显。因此,直接染料更易于对棉上染,表现为较高的K/S值。另外,由库耳卡-蒙克函数[8]可知,K/S值与有色试样的反射率成反比,由于麻纤维表面较光滑,对光线的镜面反射较大,也会有较低的K/S值。

阳离子染料在水溶液中电解成阳离子,通过电荷引力,使在染液中带负电荷的纤维素纤维染色。由于纤维素纤维的负电荷很微弱,这种静电结合力并不强,而且阳离子染料不具有平面结构,对纤维素纤维缺乏直接性,因此阳离子染料对纤维素染色的牢度不好。这里主要以测定麻棉混纺比为目的,染色牢度并不重要,只要阳离子染料对这两种纤维染色具有可明显辨别的色差即可。染料只能在纤维的无定型区上染,阳离子染料对这两种纤维上染的深度受到纤维可及度的影响。由于棉纤维结构较疏松,由染液溶胀造成较多的上染孔道,所以阳离子染料对棉织物的染色性更好。因此,使用直接染料和阳离子染料对棉和苎麻织物染色时,棉织物的K/S值高于苎麻织物的K/S值。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