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谷仓(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
织物的前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后道工序(染色、印花、后整理等)的产品质量。因此,强化前处理工序的生产工艺技术管理,设计好前处理工序各工段的工艺,采用质量稳定、功效好的环保型助剂,是促使前处理节能减排降耗和废水废气回用等清洁生产的关键工作。1 前处理工序的工艺没计1.1坯布检验 本工段的目的是刘印染坯布进行验收,及时发现影响产品质量的坯布因素。要选择好的坯布原料,控制来坯的织缩,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纺织厂联系,尽早采取措施。 坯布检验时要了解来坯的原料组织结构,特别是纯棉织物的组织结构。如果在混配棉中混入不成熟和不同等级(特别是低级棉)的棉纤维,就会造成色布、花布(大块面)的色泽不匀净;如果来坯布面棉结杂质多,经染整加工后布面出现白芯,即使采取措施也无法适应中高档面料的要求;如果来坯外观上有散布性疵点,即使在评分上属一等品,也不能加工成高档产品。这就要求印染企业与纺织企业加强联系,密切协作。 来坯织缩必须控制在要求范围内。纺织厂为降低用纱量,织布时,常在织机上加大经向张力,导致染整厂前处理加工后无伸长,后整理预缩后造成短码,使得坯布成本增加。特别是三上一下交织斜纹织物,经向织缩极为严重,经前处理加工后甚至比坯布还短。对于来料加工,必须事先详细检验,分档议定交货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来坯检验的抽验率一般为10%~20%,要求高的产品,甚至达100%,检验项目主要为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1.1.1 物理指标的检验 包括织物的长度、幅宽、平方米克重、强力和密度。由于坯布标准和印染成品标准相互关联,如来坯长度和纺织厂销售单不符合外销定氏开翦要求,将影响出口率。若来坯幅宽末达到标准,将影响印染成晶的纬向缩水率。如前所述,若来坯的织缩严重,加工后伸跃会减小甚至短码,从而使投坯量增加,并影响印染成品的强力。为此,必须加强对来坯物理指标的检验,以及早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