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顺成(山东宝时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0)
几年来,棉及其混纺针织物的非烧碱前处理工艺在染厂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效果。非烧碱前处理工艺可细分为四种,即低温生物精练酶前处理、中温生物精练酶前处理、渗透乳化净洗助剂前处理和非烧碱快速氧漂,以满足不同的染色加工要求。1 低温生物精练酶前处理工艺1.1前处理工艺 织物纯棉及其混纺针织坯布(深色品种) 设备溢流染色机 工艺流程 毛坯布→生物精练酶前处理→排液→进水染色(深色品种) 工艺处方及条件渗透乳化净洗剂0.5%~1%,生物精练酶PTZ 1%,pH值5~6,浴比1:5~1:10,温度50~55℃,时间40一45 min。1.2原理分析 棉纤维共生物中果胶含量约为0.9%~1.2%,其主要组分是果胶酸。果胶酸的化学组成是α-D半乳糖醛酸,以1,4-苷键相连成线型大分子。部分果胶酸以甲酯或钙盐、镁盐的形式存在,其亲水性比纤维素低。果胶中的羧基与纤维素大分子中的羟基以酯键结合,封闭了纤维素中的羟基,使棉纤维的润湿性降低。果胶质位于纤维与蜡质之间,将蜡质粘合在纤维上,如果将果胶质去除,后两者的结合力会降低,可在表面活性剂的渗透、乳化和净洗的作用下去除棉蜡。 生物精练酶的主要组分是果胶酶,包括酯酶和解聚酶。在前处理过程中,果胶酶与果胶质首先生成复合物,进而水解,这时,不溶性果胶质被分裂,脱离纤维,水解的果胶质具有分散性。生物酶前处理工艺分为:酶作用和蜡质的乳化去除。果胶质的去除率为碱精练的70%~80%。1.3技术分析 (1)采用低温生物酶前处理,织物不降强,失重率低,还会形成布面“天然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