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梳棉 >

纱疵控制是难点,专家说什么?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5日

通过对原棉到粗纱的半制品质量比较分析和细纱到自动络筒成品棉纱质量对比分析,用试验数据阐述了原料中危害性疵点、危害性纤维在纺纱流程中不同工序的变化,有效地证明了纺纱实际过程中危害性疵点、危害性纤维的变化规律,为棉纱疵点、危害性纤维在纺纱过程中的控制提供了基础和方法,探索出了纺纱流程中每一工序危害性纤维、危害性疵点的清除效率和质量指标控制标准,为纺纱工艺的设置和改进提供了方向


纺纱原料本身是由长度不等的纤维和各种不同疵点混杂组成的,而棉纱的最后形成需要在纺纱过程中对混杂的纤维和疵点进行开松、除杂、混合、除杂除短绒、梳理、牵伸、平行、伸直、加捻、卷绕,目的是为了清除纤维中存在的危害性纤维、危害性疵点,使杂乱无章纠缠在一起的纤维按照有序规律进行排列,生产出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棉纱,保证为下游工序提供合格的、满足织物质量需要的产品,由于纤维本身的种植、生产、加工、设备受环境和气候影响明显,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生产条件、加工条件、加工工艺的改变,导致纺纱原料本身的等级差异突出,纤维长度、疵点数量、纤维的成熟性、纤维的颜色、纤维的粗细波动较大,纺纱过程中在不同的工序打击力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危害性纤维、危害性疵点在不同的流程阶段表现出上升或下降,整个纺纱过程中危害性纤维、危害性疵点上升的工序相对较多,控制危害性纤维、危害性疵点大幅度上升是纺纱过程控制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合理的工艺设置是极大限度控制危害性纤维、危害性疵点恶化的关键,根据危害性疵点、危害性纤维上升或下降的数量制定不同工序的清除效率,是稳定半制品、成品质量的关键,纺纱过程中根据原料变化、环境变化、生产管理变化防止棉纱疵点大幅度突变是棉纱质量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的棉纱疵点和危害性纤维在不同工序的变化情况、变化幅度是不同的,在生产环境条件稳定状况下,原料的质量决定了不同工序疵点的变化幅度、危害性纤维的变化幅度不同,根据不同的原料质

量决定生产棉纱品种、棉纱质量和和生产流程工艺,是延长纺纱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


一:原棉、筵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各工序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


1.棉结变化的趋势是原棉到筵棉是增加的,筵棉到梳棉、精梳是减少的,精梳道并条、粗纱时增加的。


2.棉籽壳棉结变化的趋势是原棉到筵棉是增加的,筵棉到梳棉、精梳是减少的,精梳到并条、粗纱一般是保持同一水平或有所增加。


3.平均长度变化的趋势是原棉到筵棉、梳棉是减少的,梳棉到精梳、并条、粗纱都是增加的。


4.短绒率变化的趋势是原棉到筵棉、梳棉是增加的,梳棉到精梳是减少的,精梳道并条、粗纱时增加的或者基本保持不变。


5.上四分位长度变化的趋势是原棉到筵棉、梳棉是减少的,梳棉到精梳、并条、粗纱都是增加的。


6.纤维细度变化的趋势是原棉到筵棉是减少的,筵棉到梳棉、精梳、并条、粗纱都是增加的或基本保持不变。


7.未成熟纤维含量变化的趋势是原棉到筵棉是增加的,筵棉到梳棉是减少的或基本保持不变,梳棉到精梳是减少的,精梳到并条、粗纱都是有所增加的或基本保持不变的。


8.纤维的成熟度百分比变化的趋势是原棉到筵棉、梳棉是减少的,梳棉到精梳、并条、粗纱都是增加的。


9.杂质变化的趋势是原棉到筵棉、筵棉到梳棉、梳棉到精梳都是减少的,精梳到并条、粗纱有所增加或基本保持不变的。


上述筵棉棉层、梳棉条的平均长度、短绒率、上四分位长度、纤维细度、未成熟纤维含量的变化说明清梳联和梳棉机的工艺设置是不合理的,同时说明棉花在清梳联的清花过程中、梳棉过程中被打击过渡,对棉纤维的损伤是极为严重的。


二:原棉、筵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各工序的试验数据与相应的前一工序的质量差异情况比较分析


1.棉结变化的趋势:原棉到筵棉棉结增加的百分率为71.8%,比要求的增加率小于40%相差太大,筵棉到梳棉棉结的清除效率是82.4%,达到了80%以上的清除效果的,梳棉到精梳棉结的清除效率较小只有66.7%,没有达到

75%以上的清除效率。


2.棉籽壳棉结变化的趋势:原棉到筵棉棉籽壳棉结增加的百分率为13.6%,比要求的增加率小于15%要低,是符合要求的;筵棉到梳棉棉籽壳棉结的清除效率是68.0%,没有达到了75%以上的清除效果的,是不理想的;梳棉到精梳棉籽壳棉结的清除效率为100%,达到了95%以上的清除效率,是完全符合清楚要求的。


3.平均长度的变化趋势应该是从棉花道粗纱一直是增加的,但是在贵公司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从棉花到筵棉、梳棉平均长度减少的现象,这就说明了清花工序、梳棉工序的打击太强烈,使棉纤维受到的损伤较大,这就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调整清梳联工序的工艺,上四分之一分为长度、棉纤维的细度、纤维的成熟度百分比、未成熟纤维含量也是如此。


4.短绒率的变化趋势从筵棉到梳棉应该是减少的,而归公司出现了增加现象,这说明梳棉工序的工艺设置是不合理的;从梳棉到精梳工序短绒率的清除效率为39.4%,没有达到45%以上的清除效果,所以这是不理想的。而在并条工序出现短绒率增加8.3%的现象是不合理的,这就说明了并条工序的罗拉隔距过大,短绒率如果一般有所增加也应该控制在3%以内。


5.杂质的变化趋势从原棉到筵棉减少了25.92%,没有达到40-50%的清除效率;从筵棉到梳棉杂质没有减少的变化,这是不合理的,从筵棉到梳棉杂质应该减少20-30%才是正常的,精梳工序、精梳工序以后各工序的杂质清除效果是较好


三、细纱工序、自动络筒工序棉纱质量指标变化分析


试验数据说明:


1、细纱到自动络筒工序除危害性纱疵因为剪切外而降低,其它棉纱物理指标都在下降,而且某些棉纱物理指标恶化程度严重;


2、随着纺纱号数的降低,棉纱多数物理指标从细纱到自动络筒机恶化更为严重,表现特别突出的是棉纱的粗节、棉结;


3、棉纱经过自动络筒工序后棉纱的各种不匀率都要在增加,摩擦和张力拉伸对棉纱的均匀程度带来巨大的危害,减小成形棉纱的摩擦和张力,是控制

棉纱质量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结束语


试验数据证明纺纱生产过程存在起伏波动,无论是危害性疵点、危害性纤维、棉纱疵点在有的工序是减少的,而在有的工序又是增加的,整个纺纱过程就是清除危害性纱疵、危害性纤维,除大疵、长疵和除难以加捻、容易形成疵点的危害性纤维是纺纱的根本目的,纺纱过程的每一工序达到了本工序的清除疵点和危害性纤维的效率,就实现和完成了本工序的纺纱任务,纺纱纺纱工序危害性纤维、危害性疵点的无常突变,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原料混配标准、环境控制标准、工序质量控制标准、生产管理和设备维护维修标准、工艺管理标准,建立完善的纺纱流程控制体系,否则危害性纤维、危害性疵点不仅无法在生产过程中有效控制,而且异常变化导致棉纱、织物质量恶化也会发生。



1  2  3  4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