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氯漂2.2.1 工艺流程及工艺处方 煮坯纱牵引→松扣→浸漂(NaCl0,有效氯含量2.8g/L)→沥水氧化→淋冲水洗→酸洗(硫酸2g/L)→沥水淋冲→脱氯(硫代硫酸钠8g/L)→沥水冲洗→出池水洗(温度为室温)2.2.2有效氯含量对漂白效果的影响表2有效氯含量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知,氯漂时有效氯含量应控制在2.8g/L左右,过低白度不够、毛效不高;过高则纤维强力损伤严重。经氯漂后纱线毛效可达8~9 cm/30 min,白度值一般约为36,可直接用于深色、中深色的染色。2.3氧漂 采用高压锅氧漂2.3.1工艺处方及流程 工艺处方/g·L。 双氧水(100%) 3 非硅型氧漂稳定剂 2 NaOH(36。Bé) 1.5(调pH值至10.5~11) 水玻璃(40。Bé) 3 焦磷酸钠(软水剂)0.5 工艺流程 氯漂纱线装笼→前处理(95℃X 10 min)→水洗→室温入漂→升温至95℃保温50 min→水洗→酸洗(冰醋酸2 mL/L,40 ℃×10 min)→水洗(pH值7~8)→出笼水洗2.3.2氧漂工艺条件的选择试验(表3、4) 表3氧漂工艺条件选择
表4不同氧漂工艺的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