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棉针织物的碱缩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5日
1.碱缩工序安排 棉针织物的碱缩有干缩和湿缩两种工序,一般采用干缩工序。干缩是直接对坯布进行碱缩,然后进行练漂。这种方式工序简短,可连续比生产,但坯布的润湿性较差,易产生碱缩不匀。加入渗透剂可改善碱液的渗透性。湿缩是坯布煮练后进行碱缩。这种方式虽然织物的渗透!生好,吸碱均匀,弹性、光泽和匀染性也比干缩好。但由于是湿布进布,织物上的水分会带人碱液,碱液被冲淡,且碱液温度上升,影响碱缩效果。染中深色高档产品的碱缩,可以采用练漂后脱水或烘干再碱缩的工艺。练漂后织物的毛细管效应好,吸碱均匀一致,碱缩质量好,但工艺流程长,耗能大。毛坯布先浸轧渗透剂,再浸轧碱液也是一种效果较好的碱缩工艺。织物润湿后碱络有利于陕速均匀吸碱,可以提高匀染性,但氢氧化钠取代纤维内的水分需要一定时间,碱液同样也会被稀释,所以坯布浸轧渗透剂的腰子形变为椭圆形甚至圆形,胞腔缩为一点,整根纤维由扁平带状变后含水率不应超过65%一70%,且要均匀一致。2.碱缩工艺 棉针织物碱缩是在无张力条件下,室温浸轧140一2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保持带浓碱5一20min,然后冲洗去除氢氧化钠。碱液浓度、温度、作用时间、碱缩助剂、去碱条件等对碱缩效果影响很大,生产中必须严格控制。碱液超过一定浓度时,棉纤维才发生显著溶胀,因此碱液浓度是影响碱缩效果的主要因素。当NaOH浓度达到245一250g/Lq_.时,织物的收缩率最大。但碱缩时收缩不能太大,否则影响产品的透气性,缝纫性也不好。碱液浓度应根据染整加工后光坯布的直、横向密度和平方米克重等指标来确定,一般控制在160一220g/L。氢氧化钠和纤维素纤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提高碱液温度会降低纤维的溶胀作用,影响碱缩效果。所以,碱缩以低温为好。但实际生产中不宜采用过低的温度,温度过低,碱液黏度大,难于渗透到纱线和纤维内,造成表面碱缩。实际生产中多在15—25℃的常温下碱缩
,夏天可在轧槽夹层内通人冷流水使碱液冷却。碱缩效果还与氢氧化钠与织物的作用时间,即碱缩时间有关。碱缩时间是指织物开始浸碱至洗碱前的全部时间。氢氧化钠与纤维素的反应极为迅速,但碱液向纤维内部渗透需要一定时间,保证织物充分收缩也需要一定时间。针织物碱缩多是对坯布直接进行,毛坯布吸湿性差,碱液较难渗透到织物内部。碱缩时间一般控制在5—20min,可通过洗碱前的堆置来实现。在碱液中加入耐碱渗透剂,如烷基膦酸酯表面活性剂,可使碱液陕速渗透到织物和纤维内部,有利于缩短碱缩时间,并获得理想的碱缩效果。碱缩渗透剂可采用丝光渗透剂。提高碱液浓度也可缩短碱缩时间。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