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如何控制双氧水在碱性质中反应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5日

碱性采用双氧水练漂时,当pH值在7—9.3范围内,白度增加很少。但当pH值超过9.3后,白度能迅速提高(图4—11)。达到10.3时为最高峰。这与双氧水的分解曲线十分相似(图4—12),在接近pH值为10.3时达到顶点。从图4—13可以看到,与双氧水的分解曲线相比较,当织物存在时,双氧水的分解比无织物的情况下要低一些。这可以说明织物对于在碱性溶液中的双氧水起着抑制作用。 从图4—14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双氧水的稳定性随着织物的加入而提高。另一方面纤维素能从溶液中吸附碱的特性,随着织物的增加而增加。这样降低了羟基离子的浓度,从而使分离速度受到抑制。但从实践中证明,纤维素吸碱并不是重要的因素。 以上分析说明,双氧水的用量要合理选择,要做到既能获得需要的白度和去除棉籽壳等杂质的效果,又要使棉纤维素损伤降到最低程度。实践证明,织物的白度与双氧水浓度并不成正比。 练漂时,使用的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双氧水的分解、织物的白度与温度是呈正比关系的。当温度达到90一loo℃时,双氧水可分解90%,白度也最好;如果温度只有60℃时,分解率仅为50%左右。 在实际生产中,用双氧水练漂时,织物上很难避免不沾有重金属离子。这些重金属离子对双氧水起催化分解作用。从而损伤纤维素,所以必须加入稳定剂。稳定剂的作用不仅可防止重金属离子催化分解双氧水,而且可以调节碱度和起缓冲作用.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