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在染整加工中,经向受到较大的拉力,容易产生经向伸长纬向变窄的情况,这是一种不稳定状态,这种织物在水中会发生经向缩水。为了降低织物的经向缩水率,使织物尺寸稳定,在拉幅或定型时,要进行超喂,进布的速度大于拉幅机或定型机的车速,使经纱所有回缩,纬向拉至规定门幅。
一般克重偏轻的布定型的时候就喂布,为了让克重达到客人的要求,超喂会让布面起波浪,制衣厂无法裁布,要重新定型....
在织物定型工艺中,有‘超喂“”反超喂“的说法一般来说,纬向门幅确定以后,径向受张力。反映在机器上,就是织物进入机器的速度较定型机的车速(链条速度)大,为”正超喂“,导致成品织物纬密上升,即克重增加。那么”反超喂“则正好想法。呵呵,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打了”正超纬“,织物会有一定的缩水。
但“正超喂”应该经向缩水降低。
经向缩率会变大,缩水变小。
超喂:是安下一步工序的要求提供特定比例需要量的动作过程。
特定比例: 有正,负或一,即有正,负超喂或零超喂。 需要量: 可以体现为速度,流量,数量,质量等。下一步工序的要求: 是根据其要达到的处理目的确定的。 超喂量: 是通过测控前后机构以上数据关系进而由超喂机构完成的。
完成处理目的的: 是主功能机构。 完成超喂的: 是辅助机构。 测控仪器: 是必要的匹配器。
比如:1:定型机
为消除织物定前漂染工序的纵向拉伸量,达到客户和设计结构的尺寸要求,就需要更多的织物预先固定在针板上。比方说喂入机构每分钟喂入120M,固定织物的针板每分钟行进100M,这样100M的位置挤进了120M织物(正超喂+20%),然后高温定型,下机后织物为100M,消除了纵向拉伸量。同时针板距离加大会控制织物幅宽,消除织物定前漂染工序等的横向收缩量。
反之,假如只喂
2:纺纱和络筒甚至织布,都会涉及或调节超喂量
如并股花式纱的纺纱要正超喂,使其中一股结圈;粗纱细纱过程是负超喂(喂入几百米的棉毛条纺成千万米的纱);(精密)络筒机的络筒(正超喂控制络筒的较低和恒定的卷绕密度);织机送纬器(控制纱线尤其是弹力纱的张力,保证非负超喂)。
3:众多连续式处理设备(其他工业)也常有这种机构,如染色机的张力器就是协调前后车速的机构,控制前面机构输送织物的负超喂量,织物才不会被过度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