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锦棉前处理工艺和流程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7日

锦棉前处理工艺和流程

下面分别列举目前厂家所采用的工艺和流程工艺一 : 流程:烧毛—→干落布—→冷堆—→水洗1)冷堆工艺处方(g/ L) NaOH 45~50 H2O 2 20~22 氧漂稳定剂M-1021 10~12 水玻璃 6~8 精练渗透剂M-171 5~10 精练渗透剂M-170 2~ 3 螯合分散剂M-1075 4~6 2)工艺条件:蒸汽加热打卷,旋转堆置24h。工艺二: 流程: 烧毛—→干落布—→冷堆—→蒸洗1)冷堆工艺处方(g/ L)NaOH 25~30H2O2 16~18氧漂稳定剂M-1021 10~12水玻璃 6~8精练渗透剂M-171 5~ 10精练渗透剂M-170 2~ 3螯合分散剂M-1075 4~ 6 2)工艺条件:蒸汽加热打卷,旋转堆置24h,汽蒸60 min,容布2500码左右,松堆。工艺三: 流程:烧毛—→湿落布—→蒸洗1)湿落布扎碱15g L,60°C,保温保湿,放置24小时 。2) 蒸洗工艺处方(g/ L)H2O2  15~16氧漂稳定剂M-1021 10水玻璃 5精练渗透剂M-171 5~ 8精练渗透剂M-170 2~ 3螯合分散剂M-1075 4~ 63)pH10~10.5,汽蒸温度100~98℃,时间90 min,进布前两格热水洗,出布后四格热水洗,最 一格冷水洗。

以上三种工艺比较如下:工艺一:所得布面平整无皱,但毛效低,有残存棉籽壳。工艺二:采用冷堆较长时间的 温和处理与“R”箱短蒸处理相结合,布面基本无皱,棉籽壳及杂质去除干净,毛效合理(在13cm左右)。由于在冷堆工艺中调低了烧碱和双氧水的用量,因而织物受到的损

伤是极其有限的。“R”汽蒸时间比普通涤棉工艺缩短了一半,容布量也控制在很小,并做到松散堆置,解决了传统工艺因容布量多,锦纶纤维在高温下的折痕难以去除,轧车压过后将受到严重损伤的问题。工艺三:布面皱纹却较多,还有未除尽的棉籽壳及杂质。主要原因是工艺条件太弱。以上三种方案中锦纶纤维损伤较小,采用的是效果显著的高性能助剂。比较这三种方案,显然第二种方法为最佳方案。还有一点说明,对于没有冷堆设备的厂家,有些也有在液流机前处理和染色的生产工艺,对于采用液流机前处理的工厂,我们建议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双氧水、烧碱的用量,以免强力大幅度下降,影响产品质量,严重时可能使产品报废。一般可以控制双氧水6克/升(30%)烧碱2~3克/升氧漂稳定剂M-1021 2~3克/升螯合分散剂M-1075 2~3克/升适当增加精练剂用量M-1051 3 克/升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