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堆丝光与常规丝光工艺的区别
常规丝光是指棉织物采用浓碱(240—260g/L),在张力下短时间处理,然后经绷布透风、再轧碱液、扩幅冲洗、蒸洗、水洗而完成丝光工艺。对涤棉织物而言,尤其是65:35的涤/棉织物,在丝光时不能单纯考虑35%的棉,还应着重考虑65%的涤纶。涤纶在浓碱中,不会产生膨化与收缩,其形态结构,尤其是超分子结构也不会发生变化。·而涤纶纤维分子中的醋键水解使纤维产生剥皮,致使纤维变细,强力下降。涤纶纤维与浓碱的作用还能阻止棉纤维因剧烈膨胀而产生过大收缩。因此,丝光时,可以不加机械张力来控制织物收缩。相反,受机械张力的作用,不利于碱液向织物内部渗透,特别是在纱线交织点上,渗透性会大大降低,而使丝光不匀。鉴于上述原因,涤棉织物的丝光,主要在于提高棉纤维的光泽及对染料的上染率。显然,按常规丝光工艺是很难实现此目的的。而适当降低碱的浓度,在松弛状态下延长织物带碱时间,既可减少涤纶的碱性水解,又能让棉纤维产生充分膨胀。这样便形成松堆丝光。其工艺流程为:烧毛+退浆+煮漂+定形+轧碱+松堆(容布箱)+扩幅去碱+水洗+烘干。工艺条件:NaOH(l00%)170g/L,25℃,松弛堆置5min。实践证明,涤棉织物采用松弛堆置丝光相比,其经纬强力、钡值、上染率、手感都较好于常规丝光,还可节约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