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或涤棉织物前处理助剂的选用
前处理工艺中助剂的选用对前处理以及之后布面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此我仅仅先谈所谓的精练剂。精练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的应用对棉或涤棉织物前处理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一般主要从渗透、分散、净洗和乳化作用这几个方面来评价。前处理工艺中的精练剂选用除了测定以上效果之外,其耐碱性、耐温性也是该精练剂选用是否合理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表面活性剂应用在前处理中,首先必须考虑其本身的耐碱性情况如何,在测定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时,温度100℃左右,大约50%都不耐40克/升的烧碱浓度,而在150克/升烧碱浓度下能比较稳定的,数量不到10%。 由于目前冷堆工艺的发展,能用在前处理中的精练剂品种越来越多,那些国内助剂工厂,采用复配技术,也在耐碱和耐温(70℃左右)推出了一些产品,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只有使用者自己明白。使用精练剂时,希望对自己用的精练剂能详细的了解其特点,这是退浆或煮练工艺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棉的共生物有棉籽壳、果胶质、浆料、含氮物质、蜡状物质、灰份、色素主要杂质;其中果胶质、含氮物质、灰份、浆料一般通过高温烧碱液可以大部分去除,棉籽壳必须先行膨化,需要精练剂加速其膨化,之后有的脱落或漂白后去除;蜡状物质需要精练剂发挥乳化作用,之后洗去才能提升布面的吸水性,这是退浆特别是煮练的关键。 选择精练剂时,特别要看重的是该产品在工艺条件下的乳化性能,布的毛效主要是靠精练剂来提高的。 无论使用那种氧漂工艺,选择何种氧漂稳定剂,双氧水的分解率是评判工艺要求是否合理的途径。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下,双氧水能够均匀的分解,注意要绝对避免双氧水分解速度太快而产生纤维的强力损伤,一般在规定时间里,分解完成70-80%左右,对白度的增进基本结束,如果时间过长,白度有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布上的杂物产生的反沾污。合理控制终点时间很重要。加入合适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漂白的均匀和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