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 Lanset Red G上染速率曲线
图10 Lanset Grey G上染速率曲线
图11 Lanset Yellow G上染速率曲线
图12 Lansol Red上染速率曲线
图13 Lansol Blue上染速率曲线
图14 Lansol Yellow上染速率曲线表1 原样和经处理样的色牢度对比 级
3.2 染色牢度的测试结果 对于原样和经最佳工艺处理样的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进行测试,其结果见表1。3.3 结果与讨论 由上述上染速率曲线可以看出,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染料,经酶处理后羊毛的上染速率均较未处理毛样大,尤其是初染速率差别很大,但是其平衡上染百分率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测定结果表明,皂洗牢度稍有下降,摩擦牢度变化不大。 正常的毛纤维按照理论分析,应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困难主要来自于鳞片层的致密结构所造成对染料大分子向纤维内部扩散阻力。在高温时,染料分子动能增加,染料与纤维之间接触机会增加,同时,纤维湿膨胀加剧,鳞片张开,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扩散阻力减小以及染料分子的聚合度降低,从而使鳞片层屏障作用减小。而在低温时,这种阻力很大,故正常毛纤维在温度较低的初染期,上染速率很小,而经酶处理后,鳞片层遭到一定的损伤破坏甚至脱落,有利于染料的扩散。同时,氧化处理还会破坏角质细胞大分子中的二硫键,使之转化成为磺酸基团,提高了毛纤维的吸湿膨胀性能,有助于染料在毛纤维中的扩散。另外,还可能由于表面鳞片层的脱落,纤维细度有所下降,缩短了染料在纤维截面扩散的行程,这些都有助于上染速率的提高。所以染色初期,经酶处理后毛样的上染速率较大。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