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3.1 预轧碱液浓度对织物染色后K/S 的影响由图 3.1 可知,随着Na2CO3 浓度的增加,染色织物的K/S 值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增加到40g/L 后,K/S 值增加缓慢,因此从控制碱用量出发,固色用碱剂Na2CO3 的浓度确定在40g/L 较为合理。在本实验的D5 反胶束染色时,固色碱是预先浸轧在织物上的,织物带碱量有限,由于在染料反应的过程中不断有H+生成,中和了固色碱,从而使固色碱的用量不断减少,固色过程中的pH 下降,导致固色效果下降。故提高Na2CO3 浸轧碱液的浓度使Na2CO3 适当过量比较有利:多余的Na2CO3 可以补充反应过程中消耗的碱,保证了反应过程中所需的pH 值,有利于固色反应顺利进行。3.1.3 染色时间的优选D5 反胶束染色过程中仅有极少量的水,染液浓度远远高于普通水浴中的染液浓度,而且处在非极性介质的包围中,此时的染料溶液对纤维素纤维具有很高的亲和力,上染的速度很快,因此可以预期D5 反胶束的染色时间相比传统水浴染色要短。为证实这一推测,用活性红3BS 在相同浓度Na2CO3 作为固色剂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染色时间的实验研究,用K/S评价染色效果,结果如图3.2 所示。
图 3.2 染色时间对织物染色后K/S 的影响反胶束染色时,织物预先浸轧了碱液,因此带有一定量的水分;高浓度的染液增溶在反胶束中,处在极性完全相反的D5 介质包围中。在这种情形下,按照维持体系能量最低的规则,染液很容易舍弃D5 介质向亲水性的纤维以及纤维上所带的水分转移,上染的速度很快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