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及性能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3日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及性能

直接染料分子结构呈线性,芳环共平面性,对称性较好,共轭系统较长,具有氨基、羟基、偶氮基、酰胺基等极性基团,与纤维可形成氢键,染料和纤维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较大,对纤维素纤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在染液中有较大的聚集倾向直接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遵循孔道模型(1) 纤维吸收染液中的水分发生由表及里的溶胀,形成容纳染料分子扩散所需的孔道 (2)同时,染料分子被纤维表面的分子所吸附,并由外向内扩散至纤维的全部无定形区 (3)染料分子结构较大,在纤维内部扩散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机械阻力,染料分子和纤维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在孔道内壁不断发生吸附与解吸 (4)随着染色时间的推移,吸附与解吸作用最终达到或接近动态平衡,染色过程即结束

棉和粘胶纤维的形态结构和超分子结构是不相同的: 结晶度不一样,溶胀程度不一样 棉(70%)>无张力棉丝光(50%)>粘胶(30~40%) 最大溶胀 棉截面增加40~50%,粘胶70%~100% 所以,在染色性能上,粘胶得色量及吸收量大于棉,以透染为准,粘胶染色时间短于棉,染色牢度粘胶比棉高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