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人造麂皮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色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4日

侯磊,李青,王建明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超临界流体染色(SCFD),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印染工业。超临界状态下的C02具有液体的性质,能够溶解分散染料,从而以C02流体替代水作为介质,对织物进行染色加工。染色结束后,C02和染料可以从染色系统中分离回收,且织物呈干燥状态,无需烘干及染后还原清洗,既节约能源又保护环境,是一种绿色染色工艺。PA/PU型人造麂皮存在染色牢度差、染透性差和同色性差等问题,而超临界C02具有气态和液态的性质,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渗透力和低粘度,溶解分散在其中的物质的扩散和向固体基质的渗透能力比液体强,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优良的溶解能力,比液体分子大得多的能量和作用力,说明可用于改善人造麂皮的染色问题。本实验通过对人造麂皮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研究其系统染色条件(压力,温度,时间)对人造麂皮K/S值的影响,以及对其耐摩擦牢度的测试。1实验部分1.1实验材料分散深蓝HGL;PA/PU型人造麂皮(锦纶聚氨酯36%1。1.2实验仪器及设备ORINTEX测色配色系统(CM-3600D),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设备,电子分析天平(AR5 120),摩擦牢度仪。1.3实验方法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染料置于染料釜中,准确称量一定量织物绕在不锈钢芯轴上,密封。打开电源,开始染色。用柱塞泵对系统加压,加热。当达到染色所需压力、温度时,停止加压,进行循环染色。1.4测试方法1.4.1K/S值在ORINTEX测色配色系统(CM-3600D)上测定。1.4.2摩擦牢度按GB/T3920-1997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进行测试。2结果与讨论2.1染色温度对K/S值的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恒定时间和压力(20MPa,60分钟),人造麂皮的K/S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图1)。图1中,温度从60℃~80℃,织物的K/S值不断提高,在80℃~90℃之间有

一个明显的平台,然后进一步上升,110℃后织物的K/S值不再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随着染色温度的提高,K/S值不断提高,由于聚氨酯膜的特殊微孔结构,使得染料能不断的被吸附然后向内部扩散。温度较低时,染料主要吸附在人造麂皮表面,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表面染料开始向内部扩散。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