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状织物小浴比染色控制 刘江坚(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从间歇式染色的浴比、染色温度、染液浓度和机内织物堆积等影响因素出发,对小浴比染色常见问 题进行讨论。通过控制染色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使小浴比染色在节能、降耗和减排的同时,具有理想的染色 质量和重现性。 关键词:绳状染色;小浴比;织物前言 现代印染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在满足各类纺织品高附加值加工的同时,充分体现出高效、节能和环保性。小浴比染色就是符合这一发展趋势的工艺。它在传统染色工艺以水为染色介质的基础上,对染色工艺和设备作不断改进。浴比已由最初的l:20以上降至1:3—1:4,染色时间和能耗(水、蒸汽、染化料等)均大为降低,甚至还可使新型纺织品获得某种特殊效果。例如,Lyocell(天丝)纤维,就是利用低浴比染液的剧烈循环运动,加重织物的原纤化效果,并通过酶等生化处理,使织物表面产生“仿桃皮绒”效果,使其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此外,小浴比染色可以提高活性染料的直接性,降低盐用量,减少排放液中盐的残留量,并且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和染色深度。 小浴比染色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具体应用中,若没有一定的工艺和设备条件保障,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首先,小浴比染色条件更加苛刻。因为织物不是浸没在染液中,所以若被染织物在机内的各温度和染料浓度长时间存在差异,则会出现染色不匀,并且很难通过移染来修复。如何更好地在小浴比条件下进行织物染色,是印染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气流染色技术的出现,使小浴比染色发生了突破性进展。在气收稿日期:2008—02—18作者简介:刘江坚(1958一),男,工程师,从事染整机械开发与设计。流染色机上染纯棉织物,浴比可降至1:4,染纯涤织物,浴比可降至1:3以下。 传统的溢流或喷射染色无法采用小浴比,这是因为其会产生匀染性差、折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