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染料发色理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6日
该理论认为,物质对不同光的选择吸收就会呈现出各种颜色,物质的颜色是它所吸收光波的补色。染料也是这样,染料的颜色也是它们所吸收光波颜色的补色,是染料对光的吸收特性在人们视觉上产生的反映。 在染料分子结构中,存在着对波长380~780nm范围内的发色基团,除此之外,还具有对发色基团起促进作用的助色基团,如-NH2、-NR2等。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协同作用,使染料对光波产生了选择性的吸收。而当结构中某些基团产生有利于染料的发色时,染料对光波的吸收便向增加波长的方向进行。发色理论把这种能增加吸收波长的效应称做深色效应。 这种理论对研究开发深色染料帮助较大。例如,尼龙及醋纤织物上取得深色效果不太理想,一般只能染浅中色。传统工艺中采用酸性及分散染料染色,为得到深浓色,只是在增加染料用量上下功夫,效果不太明显,并且染料浪费量很大。国外有报道使用三唑分散染料对尼龙纤维染色,增深作用明显,并且染后织物具有较高的耐洗日晒牢度。其主要方法是将染料结构用硫甲基(CH3S-)取代了三唑环上的氢原子,使这种染料对光波的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从而产生了深色效应,在不追加染料用量的前提下,就能取得比原有染料更深的染色效果。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