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酞菁染料的轧染(一)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8日
酞菁蓝一般不宜卷染,只用于轧染。根据是否用氨水,又可分为氨水法和非氨水法两种。氨水法有游离碱和硝酸盐之分。 一、氨水法酞菁艳蓝IF3G(游离碱)轧染 织物:15tex×15tex(40英支×40英支)523.5根/10cm×283根/ 10cm(133根/英寸×72根/英寸)府绸。 1.染色处方 甲液: 化料方法:将氯化铜放入搪瓷或塑料桶内,加2—3L冰水使其溶解,再加入氨水成为铜氨溶液,完全溶解后加冰水冷却,将桶盖好。 乙液: 化料方法:先用热水将平平加O溶解,冷却待用。将染料放在搪瓷缸内加冰水调成薄浆状,用筛子过滤,加入已溶解冷却的平平加O,搅拌均匀,再加入酞菁助溶剂后搅拌,均匀后染料颜色若转变,说明染料已部分溶解,再直接加入氨水,边搅边加。加毕后染料应全部溶解成棕色的澄清溶液,再加入适量的冰或冰水,液温保持在10℃左右。 溶液的PH值用氨水调整到10—11左右,一般25%的氨水与溶剂的用量比为1:1。 以乙液中酞菁艳蓝IF3G以游离碱的形式存在,不必加烧碱,染料本身无强酸性,故不必加醋铵。 临用前,将甲、乙液拼混在一起,加冰水合成100L,染液PH值9.5—10.5。配制好的染液,不宜放置过久,防止染料产生沉淀。 2.工艺流程及条件 工艺流程: 浸轧染液→预烘→焙烘→(或汽蒸)→后理→烘干 (1)浸轧染液。一般采用二浸二轧,渗透效果好,轧余率为60%—70%,轧染温度低于20℃,开车掺水10%—15%,轧槽溶剂宜小,保持低温新鲜,减少染料损失。为了保持低温,轧槽应是架套,内加冰块。同时轧槽内装有挡板,以防泡沫渍沾上织物造成色渍。半制品布面PH值6.5—7。如带碱用轧淡醋酸烘干来解决。配好的染液不能再加
冰块以免冲淡。织物需透风后进入轧槽,以免染液升温。 (2)预烘。织物浸轧染液后,进行烘干。在烘干过程中,要防止染料水解和泳移。烘干温度升高,染料水解速率增加,但水分蒸发或染料缩合后,不再继续水解。所以要减少烘干过程中染料的损耗,在适当温度下使水分逸出。 当布匹烘干时,受热需要均匀一致,以防染料泳移。所以用热风烘干比较适合(不宜用松式和悬挂式,防止染液向下流动),但也可用烘筒烘干,要求表面平整无接印,以防受热不匀而造成色渍发花等染疵。采用烘筒烘干时,前几只烘筒温度要低,以后逐渐提高。目前采用红外线与烘筒相结合的烘干方法有一定的效果。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