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在绞纱在染色中很容易出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 ①染料上染难度大。山羊绒纤维的结晶度和大分子排列的有序程度要高,上染时染料易进入纤维的无定形区,结晶区不利于染色。 ②纤维强力低。染色过程对纤维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二硫键的断裂和纤维的水解两方面。增加染液流速可使染色均匀度提高,但会对纤维强力、纱线外观造成损害;降低pH值可提高上染速度,减少外力造成的损伤,却会使得纤维水解。
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使绞纱排列和洗涤要均匀。只有每棒上纱线重量相等、排列均匀,才能使其对染液流动的阻力一致,使纱线获得均匀的洗涤、染色效果。
(2)合理使用染料。对于浅色或中深色,选用匀染性较好的弱酸性染料;对于深色,选用染色牢度较好的中性或毛用活性染料。
(3)染液流速的控制。生产中染深色一般用较低的转速(最大转速的65%~80%),以缓解高温、长时间染色对纱线造成的损伤。
(4)染色条件的控制。染液的pH值染浅色一般在6左右,深色在4.5左右;染液的温度需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起染温度、保温温度、最终保温温度。
(5)后处理。浅色,后处理只需水洗即可,多采用自溢水降温洗涤的方法,得到纤维手感较好。中深色,后处理多用毛用洗涤剂洗涤,以除去染料浮色,提高染色牢度。深色,后处理对牢度的提高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