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同浴一步法染涤棉或涤粘混纺交织物怎样提高纤维素纤维的得色率和避免染疵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1日

同浴一步法染涤棉或涤粘混纺交织物怎样提高纤维素纤维的得色率和避免染疵

实际上,我国的直接混纺染料是在日本化药公司推出的Kay2acelon C型直接染料的基础上,研制开发而成的一类新型染料(D型) 。由于它具有耐高温高压(130 ℃/ 0. 18MPa) 和耐弱酸介质的特点,与分散染料的相容性亦好,因此称为直接混纺染料。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类染料在纤维素纤维上得色不够理想,在残液中剩余染料颇多,有时甚至还发生色花、色点等染色疵病。直接染料染色时,需要在染浴中加入电解质(NaCl 或Na2SO4 ) ,促进染料充分上染,最后达到动态平衡(透染) 。然而,直接混纺染料和分散染料同浴一步法染色时,就分散染料而言,恰恰不能加入电解质。因为直接染料(商品) 的填充剂中已有电解质,若为了促进直接染料的上染,再加入大量的电解质,势必会影响分散染料的扩散性、分散性和高温分散稳定性。甚至还会出现假性色花现象,即小分子的染料形成了大分子的化合物,不规则地吸附在织物表面,看上去好像是色花。严格地说,这是染料的一种凝聚倾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染色的重现性就较差,且染料用量越多越明显,尤其是水质的硬度越高,这种状况就越严重。对溶解度较小的直接混纺染料,如橙D2GGL 、D2WS ,棕D2RS 和紫D25BL 等,有时还会产生微小色点。一般来说,这与染料的化学结构有关,染料生产厂(商) 是无法解决的。实践表明,要解决这些矛盾,只有通过改进染色工艺。 首先,分别溶解、搅拌分散染料和直接混纺染料。溶解染料的水温以40 ℃左右为宜。分散染料溶解时,只能加些扩散剂(最好是耐高温的扩散剂MF) ,不能直接加入醋酸,防止染料积聚;直接染料不可加入电解质,如上所述的一些溶解度较小的染料可以加入2~3 g/ L 尿素,有助于染料的增溶,避免在染色过程中形成色点。 其次,两种染料溶液加入后,先按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方法进

行染色,待涤纶组分染色后,降温到85 ℃,排除机内压力至“0”,追加电解质15~25 g/ L (由浅至深) ,保温染色20~30min ,才能使直接混纺染料得到应有的上染率。有人认为,电解质加得越多上染率越高,然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上染率没有提高,相反染料产生盐析,织物出现色斑。笔者曾对吴江铜罗染料化工厂提供的12 种常用直接混纺染料,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只改变温度(70~130 ℃) 进行染色试验。以100 ℃的染物作为标样,经检测发现,80 ℃和90 ℃染色的上染率平均分别为96. 71 %和94. 47 % ,与标样基本接近。否则,在高温高压染色阶段,一部分直接混纺染料溶解在染浴中;另一部分染料则吸附在纤维表面。最终与残液一起排出,或者在水洗过程中洗去,这不仅影响色牢度,而且也影响上染率。 最后必须指出,在追加电解质之前,最好先加入2~3 g/ L纯碱(Na2CO3) 。它的作用: ①中和染液中的弱酸性介质; ②软化水质,克服由于水质硬度较高而形成的染色疵病; ③改善染料的匀染性,尤其能增加溶解度小的染料的移染性,避免色点的形成; ④更易于染后的清洗,去除两种纤维上的相互沾色,提高染物总体颜色的清晰度。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