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B型活性染料三原色染色重现性差原因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03日

B 型活性染料主要特点是对染色工艺适应性大,染色稳定性、重现性较好,三原色的上染曲线基本一致。但是三原色常会因地区水质硬度差异而重现性不良。例如三原色拼合的橄榄绿色、卡其色、浅灰色、军黄色、浅米色等在水质硬度变化较大时,往往出现色光偏差较大,而其中2BF 红和3BF 红是整个染色中调整色光的主要染料。B 型活性染料属双活性基团,该染料分子中乙烯砜与一氯均三嗪活性基互补具有协同效应,属同侧协调型。以亚胺基连接的均三嗪型活性染料至少存在两个互变异构体,这些异构体在不同的亲核反应中将直接影响到乙烯砜硫酸酯活性基的反应速度。

若将2BF 红和3BF 红两只染料配成一定比例的混合物,既可使溶解度提高,又能染得高浓度、均匀、无斑点,而且耐硬水。特别在70 ℃条件下,与活性深蓝B - 2GLN、黄B - 4RFN 拼成的中米色、浅灰色、卡其色、橄榄绿色、棕色等浅、中、深色时,重现性极高。

两种B 型红混合后,具有加合增效作用,与单一染料比较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在竭染染色时,上染率> 90 % ,固色率> 85 % ,染料消耗量少,有利环保染色。特别是染深色时,色牢度达到4. 5 级。因此,将同一色泽、不同结构的活性染料复配,可提高染料的固色率和溶解度,改进染色的重现性和染料的匀染性,降低对中性盐及染色温度的依存性。

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选择好的染料是染色的关键所在,但是坯布的前处理也很重要。坯布煮练不良,精漂织物的程度不一致,残酸、残氯、残杂都会使染料均匀分布、上染重现性受到影响。这也是大生产过程中,技术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控制大生产的温度,加强管理,才能减少缸差,提高织物的品质档次,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烷基取代了亚胺基桥键上的氢原子,使一氯均三嗪的氯原子活性增强,加快了反应速率,促使乙烯砜活性基在硬水中,短时间内就能与纤维素上的羟基反应。3BF 固色温度为65 ℃约下
10 ℃就可以增加染料的得色量、提升力和耐氯牢度;而2BF 红因不耐硬水,只有采用提高温度激化一氯均三嗪的电子云密度,才能提高上染率。2BF 红必须在65~75 ℃固色,才能提高反应速率和吸尽率。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