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羽毛/棉混纺织物的染色的性能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0日

刘伟时1,刘维锦2(1.广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45;2.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广东广州510640)作者简介:刘伟时(1979-),女,湖南宁乡人,助理工程师,硕士,从事化学纤维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摘要:对羽毛/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染料的选择实验,选定了适合于此种织物的混合染料,并对混合染料同浴染色浓度配比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对羽毛/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时,采用分别对棉纤维和羽毛纤维上染性最好而又彼此不沾色的直接染料和中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作为羽毛纤维织物一浴法染色的复合染料,并选定此复合染料的最佳配比为4/6。

在传统服装行业中,羽毛由于纤维短一般都是被制成羽绒作为服装填充料,很少用来纺纱织布,所以利用率很低。把羽毛与纺织纤维按一定比例混纺后织成的织物,具有质轻、保暖、防潮、抗皱等优异性能,可以获得比作为填充物高得多的附加值。公开号为158415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羽毛纤维复合纱及其织物生产方法,它是由羽毛绒纤维、水溶性纤维、其它纺织纤维,经过原料筛选、混合、纺纱、定型、织造、水洗溶除等一系列处理加工而成,解决了羽毛纤维短、平直

、没有抱合性、抗拉强度较低,不能直接用来纺纱的难题[1]。但是,由于羽毛与其混纺的纤维结构不同,其染色性能相差很大,所以.不能采用常规染色方法对其进行染色。本文对羽毛/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染料的选择实验,选定了适合于此种织物的混合染料,并对混合染料同浴染色浓度配比进行了探讨。

1 试验与测试

1.1 仪器

RY-25012常温振荡型染样机(青岛山纺仪器有限公司);DATACOLORSF600X分光测色仪(广州丝绸印染厂);HR-RO电子天平(江苏省金坛市医疗仪器厂);PHB-3便携式pH计(上海伟业仪器厂);SW-24A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无锡纺织仪器厂);日晒气候牢度仪XENOTESTAL

PHA(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1.2 材料

织物:羽毛/棉混纺织物(经前处理,广州丝绸印染厂)。染料:活性红X-3B,活性黄X-RG,活性红K/3BS,活性黄K/RN,活性红M3BE,活性黄M3RE,直接红SF/8B,直接黄SF/RL,酸性红G,酸性金黄G,弱酸性红FRL,弱酸性黄RLN,酸性红3GX,酸性黄E-GNL,中性红GRL,中性黄GL,直接S橙,酸性2G橙。助剂:氯化钠,元明粉,平平加,碳酸氢钠,固色剂。

1.3 染色工艺

1.3.1 染料选择试验工艺

各种染料 2%(owf)

平平加0.2g/L

浴比1︰50

1.3.1.1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

用活性染料配制成pH值为6.0~7.0的染浴,染色工艺流程如下:入染(X型25℃,M型40℃,K型60℃)→染色(氯化钠40g/L,隔15min分两次加入)→升温(X型升至40℃,M型升至60℃,K型升至90℃)→固色(碳酸氢钠10g/L,30min)→水洗→皂煮(洗衣粉2g/L,95℃,10min)→水洗干燥。

1.3.1.2 直接染料染色工艺

用直接染料配制成pH值为6.0~7.0的染浴,染色工艺流程如下:入染(40℃)→升温(15min内升至85℃)→保温染色(氯化钠8g/L,隔15min分两次加入)→清洗→固色(固色剂10g/L,60℃,20min)→水洗干燥。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