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染色 聚酯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染色,当聚酯纤维∕棉(T∕C)或聚酯纤维∕嫘萦(T∕R),多数是连续轧染分散染料,织物通过燃烧气或电加热焙烘,分散染料在干热状态下迅即热固着于聚酯纤维中,这样的生产工程通常为热熔染色。 热熔染色时,织物先浸轧分散染料染液,随即均匀烘干,由于纤维素纤维比聚酯纤维有较强的吸水性,分散染料最先吸着在棉或嫘萦纤维上。当烘干后的织物通过焙烘箱,温度高达200℃时,大部分染料气相转移到聚酯纤维表面,并扩散进入纤维内层。但有部分染料未被固着,或干热升华散失在热熔箱中,或残留在纤维素纤维上。 聚酯纤维∕棉布和聚酯纤维∕嫘萦织物的混纺比,聚酯纤维一般为65~67%。这些混纺织物中的两种纤维之间,有无数的接触点,因此浸轧在纤维上或纤维空隙之间的分散染料,同时和两种纤维接触。一般认为,混纺纱越紧密以及混纺越充分,织物就具有更多的接触点。与聚酯纤维接触的分散染料,是被热膨化状态的纤维所吸收而染着的,未被染着的染料最后通过洗涤或还原清洗去除。 将聚酯纤维热熔染色温度(190~220℃)与分散染料的固色率关系作图,得到热熔特性曲线。低温型分散染料多数容易升华,随着热熔温度的升高,热熔时间的延长,固着率降低。高温型分散染料需要较大的扩散能量,它的固色率往往随着热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分散染料商品中,有些染料的固色率随温度升降变化差别较大,曲线的形态陡峭;而另一些染料的固色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曲线的形态比较平坦。每一染料的最大固色率都有一定的温度范围,可以作为热熔染色选择最佳温度的依据。 由此可见,分散染料热熔染色在工程上要求做到:配色使用的分散染料三原色最佳热熔温度应在同一温度范围内;热熔箱左、中、右温度偏差不超出一定限度,以免产生色差;择优使用热熔曲线平坦的染料,确保染色成品质量;优先考虑采用固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