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纯棉织物KN型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4日

纯棉织物KN型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探讨陈文董超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进行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实验,探讨了染料和碱剂的选择、碱剂用量、尿素及硫酸钠用量、堆置时间、水质等诸因素对冷轧堆工艺的影响。通过测量试样的表观深度和色牢度发现,当KN型活性红HF-6BN染料浓度为10g/L时,Na2SiO3用量为10~15g/L,尿素浓度低于5g/L,硫酸钠浓度10g/L为宜;在室温下堆置16h,固色达到平衡;且冷轧堆染色以使用软水为佳。关键词:冷轧堆染色;表观色深;电解质;水质中图分类号:TS193.5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033(2008)07-0040-03冷轧堆染色工艺介于浸染工艺与连续轧染工艺之间,是一种半连续化的轧染工艺,它的工艺简单可靠,基建投入低,生产准备周期短,染色渗透佳,固色率高,染料用量少,从而减轻了污水处理负荷。尤其可贵的是,冷轧堆染色工艺没有中间的烘燥和汽蒸工序,不仅节省大量的电能和蒸汽,而且不会出现连续轧染工艺中常见的因染料泳移而产生的色差弊端。生产实践证明,冷轧堆染色较之其他染色法,无论产品的外观质量,还是色牢度等各项指标都有较大的提高。据统计,欧洲35%的活性染料被用于冷轧堆染色,该工艺在染色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冷轧堆工艺目前在我国仅在前处理工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染色工序上的推广程度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冷轧堆染色的活性染料、助剂及工艺参数配套不够成熟,管理层缺乏改变传统工艺的决心,使得冷轧堆染色工艺得不到应有的推广。从上述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研究的进展来看,探讨纯棉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的染料选择以及工艺参数对比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常规活性染料对纯棉织物冷轧堆染色条件,了解染料类型、碱剂种类用量、堆置时间温度以及助剂使用等对染色深度的影响。1实验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织物:市售

100%纯棉18tex针织汗布,200~220g/m2,精练后待用。染化料:活性红X-3R(X型)、活性红HF-6BN(KN型)、活性红K-2BP(K型),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磷酸三钠、硅酸钠、碳酸钠、尿素、硫酸钠、EDTA等(均为分析纯试剂)。1.2染色方法将染料与碱剂按比例配制好,室温条件下浸轧织物,轧余率60%~70%,用薄膜将织物密封,赶出薄膜内空气,堆置24h,冷水洗,再85℃皂洗5min(皂洗剂2g/L),充分水洗后晾干。1.3测试方法1.3.1染色试样的表观色深用美国Dctacolour公司的SF600型测色仪测定(测量3次,取平均值),采用D65光源和10°视场。1.3.2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分别按GB/T3921—1997和GB/T3920—1997标准评定。2实验结果与讨论2.1染料和碱剂的选择首先对染料的性能进行筛选。对于浅色染料,其日晒牢度要高,以使染色织物具有良好的日晒牢度指标,可选择高日晒牢度的染料。据王水武[2]等人建议选择LevafixC或CibacronC型染料等。对于中深色,建议选用RemazolVS和MarcozolVS类型的染料,这两类染料的反应基团均为羟基乙烯砜硫酸酯,染料溶解度高,直接性低,染液稳定,更具有相近的反应性能。裘龙发等人将德司达公司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