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生成的HOCl释出浓度较低的有效氯与羊毛缓慢反应,具有处理均匀和羊毛不泛黄的优点。氯与羊毛的反应速率可通过pH值(一般为4~6)或温度(一般室温~30℃)进行控制,反应速率随pH值的下降或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要使毛织物获得良好的防毡缩效果,有效氯的耗用量约需2~3%(对羊毛重)。另外,次氯酸钠与高锰酸钾混合溶液的处理,效果也比较好。次氯酸钠在单独应用时,如果pH值高于7,虽然氧化作用缓慢,处理比较均匀,但是羊毛泛黄,当与高锰酸钾混合应用后,就能在pH=8.5~10的范围内处理,羊毛非但不泛黄,而且还比未处理的白度略有提高,并且手感很好。除了上述有效氯的溶液进行处理外,还有采用干法氯处理的,也就是用氯气处理。氯气处理需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通常先将毛织物的回潮率调节至8~12%(羊毛标准回潮率18%),然后进入容器,通入一定量的干燥氯气,室温下处理0.5~1小时,。处理完毕后,先用泵除去容器中的残留氯气,再将已经氯化的毛织物取出,水洗,脱氯。如果控制条件适当,可以获得既均匀,而且纤维损伤又少的良好防毡缩效果。用来作毛织物防毡缩处理的不含氯的氧化剂的种类也很多,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或其他过氧化物。其中以过硫酸或其盐的应用较广,处理也的pH一般在2以下温度不超过50℃。还有高锰酸钾的饱和食盐溶液应用也较多。使羊毛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