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颖魏赛男孙玉钗刘金树(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自古以来,真丝就有"丝绸皇后"的美誉,天然蚕丝纤维的三角形断面和不规则卷曲,使织物有独特的外观且手感丰满;蚕丝分子结构中的亲水基和缩氨酸键使织物具有特殊的吸湿性和透气性,但由于天然资源极其有限,致使生丝原料紧缺且价格昂贵,丝绸企业开始致力于仿真丝织物的开发,细旦涤纶生产的仿真丝绸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因为它不仅具有真丝绸的柔软、飘逸的外观,且价格只有真丝绸的30%-50%,但是由于涤纶大分子排列紧密且没有亲水性基团,使得细旦涤纶仿真丝绸吸湿性差、透气性差,制约了涤纶仿真丝产品的发展。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对涤纶仿真丝绸进行适当的碱减量处理和壳聚糖整理可明显提高涤纶仿真丝绸的透气性,以改善织物的穿着舒适性。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织物
未退浆斜纹细旦涤纶织物,经纬纱细度均为72D/75f,织物规格为(7.92×7.92)tex420×374(根/lOcm)。
1·1·2主要药品
壳聚糖(南京格致开发中心生产,脱乙酰度为90%)、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27、酒石酸、醋酸钠、醋酸、NaOH等。
1·2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
1·2·1细旦涤纶仿真丝绸的减量率
对减量前和减量后的织物在9O℃下烘2h至恒重,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用JA2003电子分析天平称重,并计算减量率,计算公式如下:
减量率(%)=[(G0-G)/G0]×100
式中G0为织物碱减量处理前试样恒重时的质量g。
G为织物碱减量处理后试样恒重时的质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