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绒类面料风靡市场,为广大商家所看好。在服装方面,由于绒毛类服装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真皮等自然原料受资源的限制,货源少、价格高,已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绒毛类产品不仅解决了资源问题,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仿制品的外观及性能已逐步接近或达到真品的水平,特别在色泽、弹性、牢度、价格等方面。在家用装饰织物方面可用于床罩、沙发套、窗帘、护墙布等,工业方面包括各类仪器套、抛光布、医用床垫、汽车座垫等,前途非常广泛。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多姿多彩的绒类织物很多就是通过后整理获得的。现就一些常用的后整理技术作简要介绍。
1.折皱绒织物
绒类织物在染色等整理过程中产生的分散性局部折痕,严重损害了绒织物的绒面质量。但如果使这种折痕引起的绒毛倒向紊乱现象分布为均匀而有一定密集度,则可成为一种别有风格的折皱绒产品。它的形成与在全棉汗布织物上进行扎染加工,使织物在绳扎紧处呈现出自然风格的花纹类同。
绒织物的折皱处理可利用染色机进行,获得绒面折皱风格较为粗犷的产品。用绒毛长度较长的绒织物进行这种处理效果较为突出。
2.抛光整理与上光整理
如经编平绒织物采用有光涤丝为绒毛时,可施加绒面的抛光整理,制成色泽艳丽、平滑闪光的天鹅绒织物。在抛光作用下,绒毛进一步排列整齐倒向一致,绒面显得精致光亮,对光线的反射力增强,绒面产生较强的闪光效应。
抛光整理可在独立的整理机械上进行,也可对染色平绒织物施加开松梳毛剪毛过程后连续进行。抛光整理是织物绒面在一只高速转动的热辊筒表面紧贴地通过,接触温度约为150~160℃,其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接触包角的大小和布速快慢进行调节。对无光涤丝绒面的抛光整理,使绒毛产生光泽作用,称为上光整理。要求绒毛有一定倾斜度时,可调节抛光热辊筒对绒面的加压摩擦,或调节热辊温度来进行。各种抛光整理织物的上机绒毛方向应与热辊筒转向一致。
3.刷花绒织物
刷花绒织物是绒头针织物的绒面经热刷形成
刷绒面花型是通过热刷形成的。高速回旋的转刷透过滚筒壁上的孔作用于织物绒面,将这部分绒毛刷起,由于另一面支撑织物的加热滚筒的热定型作用,将未刷起的化纤绒毛定型的倒伏状态,而将刷起的绒毛仍然直立。由绒毛的不同方面构成的花型,在光线照射下呈不同的反射,花型变幻莫测,使织物更加迷人。
4.摇粒绒织物
是一种双面绒毛圈织物,其原料一般为普通涤纶,通过特殊的后整理工艺加工而成,具有舒适、柔软、保暖等特点。传统的双面绒毛圈布仅仅通过两面抓毛,毛绒贴着布面呈片状,不能直立,多次水洗会结块、板结,弹性变差,手感硬,而新工艺无论怎么洗刷,绒粒仍然直立,不易倒伏,手感蓬松,绒粒久洗不脱落。
加工工序为:织造→染色→预定型加起毛油→刷毛→梳毛→剪毛→摇粒→成品定型。
5.拷花绒,凹凸花丝绒
拷花绒是将素绒织物经过拷花机的镂花滚转和金属丝刷的排刷作用,使镂花处绒毛受到丝刷的排梳而倒伏,形成卧绒花纹,其他的绒毛依然耸立,成为立绒地部,绒面呈现起伏的花、地分明的拷花丝绒。
凹凸花丝绒是在拷花绒的基础上,经剪毛机滚刀切割剪绒,挺立的绒毛被割短为地部,而未经切割的卧绒经整理机的立绒加工,恢复绒毛的原来高度形成花部,绒面形成高低不同、花地分明的凹凸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