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后整理 >

涂层整理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1日
一、直接涂层工艺 直接涂层是将涂层剂直接涂布在织物上形成连续薄膜,从而改变其涂层面功能的一种工艺。所用的涂层剂可以是溶液型(溶剂和水)、乳液型、乳液泡沫体、增塑糊或溶剂稀释的增塑糊。直接涂层织物可以制成具有拒水、防风、防羽绒(钻出)、透湿(气)等功能,以致其产品能广泛地应用于服装、室内装饰等。所以直接涂层是涂层整理中最简便而品种覆盖面最广的方法。 由于直接徐层产品品种繁杂,不能一一列出,以下仅举其中最普通的几个实例。 ㈠ 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和/或聚氨酯涂层剂 ⒈ 防水锦纶塔夫绸 ⑴ 涂层浆配方: ① 一次涂层举例: 溶剂型涂层剂(聚丙烯酸酯或单组分聚氨酯) 100份 交联剂(多异氰酸酯类) 2~3份 交联促进剂(有机胺类) 1份 溶剂(醋酸乙酯或丁酮) 适量 配成涂层浆:含固量 约20%~30% 粘 度 20~30Pa·s ② 二次涂层举例: 第一次涂层: 溶剂型涂层剂(聚丙烯酸酯或双组分聚氨酸或两者混拼) 100份 交联剂(多异氰酸酯类) 5~6份 溶剂(醋酸乙酯) 适量 配成涂层浆:含固量 约20%~30% 粘 度 15~20Pa·s 第二次涂层: 溶剂型涂层剂(单组分聚氨酯) 100份 溶剂(丁酮) 适量 配成涂层浆:含固量 约25%~30% 粘 度 10~15Pa·s ⑵ 涂层工艺流程及条件:半制品→预防水→烘干→涂层→烘干(→第二次涂层→烘干)→后防水 预防水: 含氟防水剂(有效成分约20%) 30g/L 轧液率 40%~50%
烘 干 100~110℃,2min 涂层: 一次涂层:5~1Og/㎡ 80℃烘30s 二次涂层: 第一次10~1Og/㎡ 80℃烘30s 第二次4~8g/㎡ 80℃烘30s 后防水: 含氟防水剂(有效成分20%) 50~60g/L 轧液率 40%~50% 烘 干 100~110℃,2~3min 焙 烘 150~160℃,2~3min ⑶ 注意事项: ① 溶剂型涂层剂的直接涂层,以采用浮刀法工艺为主,底布是以锦纶、涤纶长丝、涤棉混纺、卡其、细布和线绢织物为主,少量棉府绸、细纺等,布面平整,组织较紧密,织物对张力不敏感。 ② 在涂层整理过程中,合纤织物要经充分定形(即温度要高于涂层过程),否则有时容易产生皱纹。 ③ 涂层前织物的预防水处理(或称前防水)是防止涂层浆渗透底布,改善涂层织物手感的措施,即使涂层浆既能充分润湿织物表面和适量的扩散,又不致完全渗透织物(指厚度),防水整理用量也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涂层膜和底布的粘结力。除含氟防水剂外,其他如有机硅防水剂也可选用,但要注意与后防水剂的配伍性。此外,预防水工艺有时可用轧光的平轧光工艺来取代。 ④ 溶剂型涂层剂成膜性能好,表面平滑、耐压高和耐唐。聚氨酯涂层剂一次性涂层工艺应选强度高的单组分,其DMF含量较低的品种,井添加少量多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可增强与底布的粘结力。二次涂层工艺,第一次涂层(底徐)要增加粘结力和减少渗透,可选用在醋酸乙酯中能充分溶解的涂层剂,并增加交联剂用量;第二次可选用手感好、强度高的单组分聚氨酯。 ⑤ 配方中溶剂主要调节涂层浆粘度。 ⑥ 直接涂层采用溶剂型涂层剂,在浮刀工艺中,多数是做薄涂层的。习惯上,若涂布量达lOg/m2以下时,又称精细涂层。 ⑦ 在涂层浆中加入涂料(着色剂)可做着色涂层。 ⒉ 遮光锦纶塔夫绸窗帘 ⑴ 涂层浆配方举例: 单位:kg
用 剂 名 称 第一次涂
(底层)
第二次涂(遮光层) 第三次涂(表层)
聚丙烯酸酯涂层剂溶液 交联剂(多异氰酸酯类) 交联促进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黑色涂料浆 国产银粉浆 白色涂料 甲 苯 醋酸乙酯 100 1~3 0~3 - - 5~10 7~9 7~9 100 1~3 0~3 5~10 - - 7~9 7~9 100 1~3 0~3 - - 5~10 7~9 7~9
合 成 120~134 120~134 120~130
 ⑵ 工艺流程和条件:半制品→预处理→底涂→烘干→第二次涂遮光层→烘干→第三次涂表层→烘干 工艺条件:预处理,预防水(处方同前),烘干或平轧光。 涂层: 底涂:用浮刀法锐角刮刀。 第二次遮光层:用浮刀法圆形刮刀,必要时可重复一次。 第三次表层:用浮刀法锐角刮刀。 烘干:90~100℃。

1  2  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