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原料专区 >正文

棉花给新疆人带来银色希望

来源: 发布时间:2003年02月08日
新疆水土光热资源得天独厚,是棉花栽培种植的理想之地。新疆棉花素以品级优、色泽白、纤维长、经济价值高、生产成本低而著称。新疆植棉历史悠久,远在西汉时期,棉花种植已遍及喀什绿洲,世代相沿,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稳定的回报,植棉成为新疆不可替代的传统优势产业。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从战略高度牵住牛鼻子,把握世界棉花市场带来的机遇,于1996年正式启动棉花基地建设项目,当年开荒120.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43万亩。1997年全疆棉花种植面积增加118万亩,新增棉花20万吨。棉花生产的强劲增势保证了我国纺织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战略转移,东部地区的近百万纱锭在天山南北顺利落户。2000年实现棉花种植面积1600万亩,棉花总产达到150万吨,棉纺能力达到300万锭,建成国家级棉花生产基地和我国最大的棉纺基地。棉花战略的实施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活力,强壮了新疆“筋骨”,富裕了植棉农户,滚滚棉浪成为新疆经济发展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疆棉花经历过供不应求的抢购,也经历过价格陡跌的冷寂。风云变幻的市场不断改变着新疆人的思路。经济规律推助他们自觉运用市场法则扩展棉花品质和结构的多样性,提升科技植棉水平,控制棉花生产成本,加快流通体制改革,靠质量创立品牌,靠竞争赢得市场。2002年,新疆筹措资金1.5亿元,投入优质棉基地的良种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3个育种家种子基地、5个区域性原种基地和30个县级商品种基地。新技术带动了新疆棉花产业的综合发展,棉花经济迅速攀上了新境界。2002年棉花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了286万亩,总产仍达到150万吨,亩产皮棉200公斤以上的高产基地达到1.2万多亩,棉种选育、生产、加工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棉花给奔小康的新疆人带来银色希望。据报道,2002年,玛纳斯县的棉农都笑逐颜开,虽然全县因压缩棉花低产田而减少了近10万亩的种植面积,但由于40万亩棉花全部按照高产栽培模式进行种植,全县皮棉单产达到了创纪录的120公斤,总产也从108万担上升到116万担,单产、总产双双创造新纪录,加上葡萄、西红柿、畜牧等收入,2002年玛纳斯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玛纳斯县乐土驿镇郑家庄村的一位种棉大户,2002年种棉花挣了大钱。他家种了300多亩棉花,都是宽膜高密度栽培,平均每亩收了270公斤左右的籽棉,产量达80多吨,2002年棉花价格高,平均每公斤卖到了3.70元左右。卖了棉花,种棉大户收入增加30多万元。有了棉花打下的好基础,这位大户就盯上了牛羊育肥,先后买了1000多只育肥羊,今年,这位大户还要大种棉花,提高单产,准备好好再赚一笔。     棉花不仅改变了新疆人的生活,也辐射到相邻省份,抢收棉花是棉花主产区新疆尤其是兵团的头等大事。在许多地方,甚至由政府出面组织中小学生加入到拾花大军中来。但这些劳动力和广阔的棉田相比是那么微不足道,于是,内地的拾花工来了。来自兵团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从1998年起,每年都有40万来自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份的季节拾花工被引进到兵团广袤的棉田。据报道,2002年农七师从内地接纳的劳务工就有数万人,仅拾棉花一项,他们就支出人民币1.5亿元。他们还出钱让十几个采棉能手乘飞机或坐卧铺车风光返乡。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兵团组织的近30万名季节性拾花工已陆续返乡。拾花工拾花总量近7亿公斤,人均收入达1000元以上。全兵团兑现拾花款达2.6亿余元。与往年不同的是,各植棉师不仅从四川、河南、甘肃等省引进季节性拾花工29万多人,而且针对拾花工的缺口问题,积极动员1.1万多名下岗失业人员、有劳动能力的2.4万多名离退休人员及其他人员参加拾花。 新疆彩棉产业在棉花战略进军新领域的进程中异军突起,乘势而上,领先全国。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彩棉产业的龙头企业已率先在国内拥有天然彩色棉审定命名品种4个,彩棉优良品种的种子保有量达到了10200吨,总价值2.1亿元,彩棉推广种植面积已由1999年的7000亩扩大到25万亩,参与彩棉种植生产的农业人口已达到20多万人,“天彩科技”支付的收购总价款从1999年的940万元增加到3.5亿多元。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证实,2003年新疆将继续调整棉花发展战略,棉花种植面积至少要调减200万亩,低产风险棉区将全部退出,通过提高单产保证150万吨的总产量。

1  
阅读数量(45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原料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