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粗纱大卷装使用特点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2日

  紧卷装需要工艺创新

  粗纱紧卷绕必须注意一些问题。首先,“紧卷绕”需要工艺创新。纺纱工艺创新是提高成纱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棉纺粗纱机是环锭纺纱系统中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发展最迅速并与国际水平差距最小的机种之一,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革新,纺纱工艺必须与新设备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新设备的潜能,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纺织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纺织科学是一门通过实践不断发展的科学,纺织工艺人员应敢于创新,摒弃无所作为的想法,勇敢探索新工艺,进行稳妥大胆的实践。

  第二,“紧卷绕”要大捻度纺纱。粗纱捻度必须与纤维品种、长度、纤度、粗纱定量及细纱后区牵伸能力相匹配。粗纱在纱管上承受的离心惯性力与纱管转速的平方及纱管直径成正比。粗纱机高速大卷装后,必须加大粗纱捻系数,以增加粗纱强度,使之与增大的离心惯性力相适应。此外,大卷装后粗纱管重量增加,为防止细纱机上粗纱喂入意外伸长的发生也必须适当加大粗纱捻系数。有文献指出,合理利用粗纱捻度控制细纱牵伸区中纤维运动对提高成纱质量有利。故大捻度纺纱一为粗纱正常卷绕需要,二为细纱喂入的需要。

  第三,“紧卷绕”要大张力纺纱。在讨论大张力纺纱前,应先对锭翼压掌的压纱力作一些研究。压掌在粗纱卷绕过程中起导纱与压纱作用。传统教科书和学术论著中常把压掌平衡杆在锭翼回转中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使压掌叶对纱管产生的压力称为压纱力,并由此展开讨论得出在粗纱卷绕由小纱至大纱的过程中,压掌压纱力由大变小,符合粗纱张力变化要求的结论。

  将压掌的向心要求与“压纱力”混淆,极易产生误导。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知道,压纱力由压掌离心惯性力产生的压纱力F1和卷绕张力形成的压纱力F2二个力叠加而成,F1对卷绕密度影响很小,F2对卷绕密度影响是主要的。因此,“压纱力”主要是由卷绕张力形成。当然,锭翼回转时,压掌必须灵活地自动向心压上纱管,这点在自动落纱粗纱机上尤为重要,否则落纱生头成功率下降,将使自动落纱粗纱机无法正常运转。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