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缩工艺是日本桑蚕丝处理的传统工艺,将桑蚕丝纤维在Ca(NO)、CaC1等中性盐的热溶液中进行处理,能发生显著地收缩、卷曲,前期的研究发现,桑蚕丝纤维这种性能与丝素纤维的溶胀有关,这种溶胀作用主要表现为丝素大分子极性基团形成的次价键被破坏而重新配位,使原纤截面横向膨胀,丝纤维纵向产生收缩,从而使织物外观皱缩,这就是盐缩现象⋯。通过盐缩处理,桑蚕丝织物可获得皱缩状的外观和别致的风格,还可增加织物的弹性,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本文采用Ca(NO),溶液在不同温度、试剂浓度和盐缩时间下对桑蚕丝织物进行处理。根据基础配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试样进行盐缩处理,从而得出较好的盐缩工艺条件,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
1试验部分
1.1材料
白色单面平针桑蚕丝织物HA1003;酱紫色单面平针桑蚕丝织物HA1004;双面桑蚕丝织物HA2203A;黑色加捻双面桑蚕丝织物HA2204A。每种织物在同一试验条件下各取3块试样,试样规格均为10 cm×10 cm。
1.2试验方法
分别选择Ca(NO,)试剂的质量分数为49.1%、46.8%、45.2%,温度为80、73、65℃和处理时间为
5、8、12 min,采用k(3)正交法设计试验方案。试验因素与水平如表1所示。
表1因素与因素水平表
2结果与分析
2.1单面织物
对白色单面平针桑蚕丝织物HA1003和酱紫色单面平针桑蚕丝织物HA1004进行盐缩处理,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分析表2数据可知,HA1003织物试样经盐缩处理后,织物面积明显收缩,织物变得厚实。从织物质量、厚度、密度等方面的改变来分析,盐缩试剂Ca(NO),的质量分数、处理浴温度及试验时间与盐缩效果和织物性能的改变存在一定的关系。
表2单面织物的试验结果数据
注:表中数据为3个试样的平均值。
盐缩前后HA1004的性能参数改变与HA1003相似,但Ca(NO),溶液对此试样盐缩效果没有对HA1003的效果明显。表3表明在65℃时处理12 min,Ca(NO),溶液质量分数与织物增厚率的关系,随着Ca(NO),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试样的增厚率也增加。织物盐缩处理后,具有紧缩的外观,且手感有所下降,光泽略变差,织物卷边性更加明显,试样不及原织物柔软、滑爽、光洁。
表3溶液质量分数对织物厚度的影响
从织物弹性方面看,2种织物横密、纵密均明显增加,并且织物的纵密变化率远大于横密变化率,所以织物弹性增加,且织物在纵向的弹性增加幅度远大于横向,这与平针织物的编织方向和组织结构有直接关系,但数据表明HA1004织物的纵向弹性变化不及HA1003织物明显。
在显微镜下观察处理前后织物线圈的状态发现:盐缩处理前,线圈排列规整,且线圈形状饱满、圆滑,线圈横密、纵密相差不大;盐缩处理后,线圈发生扭曲,表面不如先前光滑、平整,光泽不如处理前鲜亮,线圈间空隙明显变小,线圈排列变得紧密,且纵向尤为明显。
通过平针织物HA1003盐缩前后性能参数变化率的综合比较,可以得出:在相同的处理浴温度条件下,Ca(NO,)的质量分数越大,处理时间越长,盐缩效果越明显;当Ca(NO),质量分数相同,盐缩时间越长,处理浴温度越高,其效果越明显;同样相同处理时间,Ca(NO,)质量分数越高,处理浴温度越高,盐缩效果越明显。但评定盐缩效果的好坏应以不损伤织物,尽量减少织物拉伸强度的降低,且质量损失不易过大,横、纵密变化率不应过大,织物不可过分硬涩等条件为前提。根据表2中的参数及织物外观综合评定,试验号为1、4、6、7的单面织物盐缩效果较好。
2.2双面织物
用试验号为1、4、6、7的盐缩工艺条件分别对双面桑蚕丝织物HA2203A和黑色加捻双面桑蚕丝织物HA2204A进行盐缩处理,观测其处理前后织物性能参数的改变情况,结果如表4所示。从厚度变化和质量变化2个方面分析,相同条件下黑色加捻双面桑蚕丝织物HA2204A的盐缩效果不及双面桑蚕丝织物HA2203A的盐缩效果,主要是由于丝加捻之
后,丝条之间和纤维间的摩擦力和压力都增加,形成密集的集合体结构,因而Ca(NO),溶液难以浸入到丝的内部。试验表明,盐缩率随丝线捻度的增大而减小。
表4双面织物的试验结果数据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