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y表示实验结果数值
b表示回归系数
x表示变量
根据表2的实验结果,按照B[2] 的计算公式进行数据处理,所求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回归系数和F检验
系数 | 反射率(%) | 毛效(cm/30min) | 断裂强度(N) | K/S值 |
b0 | 74.22762 | 8.53555 | 283.7675 | 20.2962 |
b1 | 1.01096 | 0.40977 | -15.5073 | 0.50531 |
b2 | 0.11804 | -0.13331 | -8.2283 | -0.74386 |
b3 | -0.49888 | -0.13065 | -11.3913 | -0.65603 |
b12 | -0.29625 | 1.25000 | -14.725 | -0.227 |
b13 | -1.37501 | -0.42500 | 6.09999 | -0.20599 |
b23 | -0.19625 | 1.19209 | 15.55 | 0.17600 |
b11 | 0.28920 | 0.58006 | 14.2235 | 2.78460 |
b22 | -5.73666 | 0.78340 | 6.99161 | -0.17054 |
b33 | 0.32456 | 1.15472 | 19.9436 | -1.69100 |
F1 | 3.47 | 1.28 | 5.45 | 6.47 |
F2 | 6.86 | 11.14 | 8.01 | 28.65 |
可信度(%) | 97.5 | 99 | 97.5 | 99 |
表3方差的检验结果表明,各参数的回归方程的可信度都在97.5%以上。表2的预测值是根据表3中的回归系数值所确定的回归方程求出的,与所对应的实验值相比,两者的值都比较接近。这说明二次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得很好,可以用来预测白度、毛效、断裂强度的值及K/S值,并进一步用来优化工艺。
4.结果与讨论
4.1 冷轧堆前处理工艺条件的优化
前处理半制品的白度、毛细管效应、断裂强度是衡量半制品质量的重要参数。坯布经过前处理以后,织物的反射率一般要大于70%,毛细管效应在8cm/30min以上,以利于染色加工;断裂强度损伤小于20%,确保织物的内在质量达到一等品的要求。图1是反射率二维等值图,图2是毛效二维等值图,图3是断裂强度二维等值图。
4.1.1 双氧水浓度的影响
在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中,漂白剂一般都用双氧水。由于双氧水去杂能力强,最终分解产物为水和氧气,不腐蚀设备,这些都使双氧水成为冷轧堆短流程前处理首选漂白剂。
比较图1~图3中双氧水的浓度为14g/L的(b)图与双氧水的浓度为10g/L的(a)图时,发现双氧水浓度较大时,织物反射率的值有所增大,毛细管效应能增加1cm以上,但断裂强度值变小。在冷轧堆前处理中,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电离成HOO- ,与色素反应,提高织物白度。双氧水浓度较大时,电离成HOO-的浓度一般也大,织物白度必然也增大。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很复杂,产生了一部分HOO·等自由基,HOO·等自由基除了与色素反应外,也能使浆料降解,有利于浆料去除,故毛细管效应增加较明显;HOO·等自由基还能使纤维素大分子降解,使织物强度下降。综合以上因素分析,既要满足织物白度的要求,又不会使织物断裂强度损失很多,将双氧水的浓度范围确定为10~14g/L。
4.1.2 烧碱浓度的影响
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烧碱浓度的增加,织物的反射率增加。在碱氧一浴前处理工艺中,通常认为HOO-是进行漂白的主要成分[3] 。而烧碱是双氧水的活化剂,H2O2≒H++ HOO-。烧碱的加入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从而产生更多的过氧化氢阴离子HOO-。所以随着烧碱浓度的增加,织物的白度也逐渐增加。
图3的断裂强度二维等值图中曲线是椭圆,有一个最小值的区域。烧碱浓度增加时,断裂强度值一般都减小,这是因为在碱性条件下双氧水分解出自由基量增多,产生的氧化纤维素量也多,所以,纤维强力损伤较大。在双氧水浓度为较低的10g/L时(图3的a),烧碱浓度较高时,断裂强度却是增加的。在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双氧水电离成HOO-,由于双氧水浓度低,分解出的自由基量相对少,产生的氧化纤维素量也少,纤维损伤较小。但织物的白度也较低。
图2中曲线表明,随着烧碱浓度的增加,毛效也随之相应增加。烧碱浓度高,有利于棉蜡、果胶物质、浆料等杂质去除,织物的毛效必然得到提高。但是竹/棉混纺织物的耐碱性较差,提高烧碱浓度,会使织物的断裂强度受损增加。所以应该恰当的选择烧碱浓度,兼顾白度、毛效和断裂强度三者性能指标值,冷轧堆工作液中烧碱浓度范围确定为30~40g/L。
4.1.3 稳定剂浓度的影响
稳定剂DF-71主要有ATMP(有机膦)、葡萄糖酸钠及水解聚丙烯酰胺等组成,对铜、铁等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螯合能力,减少重金属离子对双氧水溶液的催化作用。从图1~图3看出,稳定剂浓度较小时,织物的反射率值较大、毛效较高、断裂强度值也较大。稳定剂浓度增大时,上述三项性能指标值都变小。在某一个较佳稳定剂浓度范围内,双氧水温和地电离出HOO-,冷轧堆结束时,85~90%双氧水已反应了,生产的半制品的综合性能最好。稳定剂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双氧水产生了过稳定作用,反而抑制了双氧水的分解,参加反应的双氧水量减少,所以织物的反射率有所下降,毛效也变小。 断裂强度值变小,其原理有待今后探讨。 通过上述分析,将稳定剂浓度范围确定为3~6g/L。
(a) (b)
图1 反射率等值图
(a)双氧水10g/L (b)双氧水14g/L
(a) (b)
图2 毛效等值图
(a)双氧水10g/L (b)双氧水14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