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纯棉蜡印布生产工艺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7日
[pagebreak]

2·2化蜡

化蜡的温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160-180℃左右为宜,化蜡时间一般在8-10h较好,可以充分去除蜡中的水分及低分子的挥发物。

2·3过滤

化好的松香应充分进行过滤才能使用,去除花毛(棉短纤维)及杂质,防止在印制中堵网,滤网的目数以80-160目为宜。

2·4新旧蜡使用混合比

经验证明,在一般情况下新旧蜡使用混合比以3:7或4:6为宜。新蜡过多,蜡液的粘度较低,不易印制出较精细的花型。

2·5加入适当的油剂

为了提高蜡印效果,在蜡印开机前lh应根据蜡的使用情况及所印制的花型特点,在滤好的蜡池中加入适量的有利于刮印和调整松香粘度的油剂及去除气隙的高温油剂,否则刮印后的蜡膜往往成膜不好,在后道工序的加工中易产生"透底"疵病,造成白底不白。加入油剂后必须使之与蜡充分混合均匀才能开机印制,否则在印制中易产生局部蜡印不清,淌蜡"吃肉"等印制疵病。

2·6适量加入粘结剂

一些松香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其本身的"酥脆"性较大,在印制后往往会发生蜡膜发酥、易碎及脱落现象,从而在染色过程中产生"透底"疵病。对于这些松香应在混合池中加入适量油"粘结剂",以提高松香分子之间的粘结程度和蜡膜的紧密性。

2·7蜡温的控制

蜡印时蜡的温度控制在150-160℃之间较好。根据花型不同选择不同的温度进行印制,一般细线条及泥点花型等印蜡的温度应高一些。

3.染色

3·1靛蓝染色

传统的蜡印布一般用靛蓝染色。由于靛蓝染料亲和力较弱,很难在短时间染到理想的深度,因此,一般需经多次浸染-氧化才能达到要求。靛蓝的氧化速度较其它还原染料慢,一般染后采用长时间空气氧化,可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其参考染色处方如下:

靛蓝粉为l2 kg;保险粉为15 kg;30%NaOH为20L,总染液1000L。

其中,靛蓝、保险粉、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62、174和40×4。即其比值为100:66:61。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空气的氧化作用和保险粉的分解,实际用量一般较理论值要高。

3·2染色时应注意的问题

(1)染色时若碱量不足,染料不易透入纤维,水洗时易脱色;碱量过高时,则会影响上染。染液中烧碱质量浓度超过20g/L时,得色较浅,染液呈红棕色;pH值低于11时,染液呈蓝色。因此,pH值要控制在11.5-12较好。

(2)染槽中保险粉含量不足时,染液呈蓝黑色,不透明;过量时染液呈黄色透明液体。

(3)正常开机染色时,每染1000m,要在各染槽续加料50-100L,并补充0.5kg保险粉和lL左右30%的氢氧化钠。

(4)为防止染斑产生,每周应清理染槽一次,以便及时清除脱落在槽中的蜡质,防止其粘附在织物上。

(5)染色过程中最好一车布打一下机样,及时检查染物的色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为了提高染色效率和深度,必要时可在化料时加入适量的硫化黑。经验证,这对提高染色效果非常有效。

近年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相当一些企业采用了纳夫妥染色工艺,实践证明其深受市场欢迎。

4.甩蜡

甩蜡的目的在于使蜡块产生类似于石头自然纹裂的折痕。根据花型、风格及客户的要求不同,可分为重甩、中甩、轻甩和不甩几种类型。甩蜡时要注意以下儿点:

(1)根据来样及客户要求,在甩蜡中要及时检查甩蜡的轻重情况,及时调整以达到来样要求。

(2)要控制好甩蜡桶中的容布量,容布太多虽易获得较多的蜡纹,但很易打结,造成出布开幅困难;容布量太少则不易获得丰富的蜡纹。

(3)一般泥点及细线条花型要适当轻甩,否则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块面花型可适当重甩。

(4)需要染双蜡纹的花型第一遍甩蜡一定要轻甩。

(5)甩蜡出布开幅时要做到开幅平整无折,防止布在开幅机打手前跑偏,否则很易在染色中产生直条痕。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