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棉纱经轴染色技术 摸索的经验归纳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7日

  棉纱经轴染色技术摸索的经验归纳
  1、轴染的生产流程
  工艺分析→投料→打样→松式整经→轴染→高压榨水→(预烘)浆纱→穿棕→织造
  2、经轴种类及适用品种对象
  目前常用的经轴种类及适用品种对象(每个色)如下:
  (1)¢220mm:适用头份600根~700根,布长500-2000m,重量≥20kg;
  (2)¢226mm:适用头份600根~700根,布长500-4000m,重量≥20kg;
  (3)¢250mm:适用头份600根~700根,布长500-10000m,重量≥20kg。
  针对不同的经轴,松式整经应配备相应的夹头。染机需配备相应的经轴架。
  3、松式整经的生产要求
  以我司¢226mm的轴为例:
  (1)头份控制在600根~700根;
  (2)重量控制在20?以上,最大值根据轴盘片直径不同而不同。
  (3)密度范围460g/dm3~480g/dm3,要求左、中、右密度偏差小,控制在±2%以内。
  (4)轴两端的边纱张力宜调大一点,纱的成形保持适当交错,以防爆轴。
  (5)轴外纱的结头要理清,打活结,轴的标识要清,运输中严禁碰撞,沾污。
  4、染色生产的要求
  小样的浴比要与大样一致,尽量控制在1:10左右,最多不超过1:15,大样生产可采取全没或半没。轴的装载要正反搭配,上、下密封要好。染色采取全外流,开机启动泵速由小到大,逐步润湿,保证轴的上端有均匀的水珠冒出,主缸的压差控制在1Psi左右,最多不超过1.2Psi,防止爆轴出现。轴染前处理完的检测指标:白度>75;毛效>10cm/30min;pH值呈中性;残余氧=0;含杂≤0.01%。成形要良好。染色完榨水四次,每次60S,控制含水率在100%左右;染色出轴控制指标:与来样色差≥4.5级;缸差、缸内差≥4.5级;色牢度达标,色纱强力达标。出轴分缸标识清楚,外包塑料纸,严防污染及风干印产生;轴上浆纱的间隔时

间不能超过24h,防止色泽分层,对于一些特殊纱支及较敏感色,要求热风烘干后走下一道工序。
  5、浆纱生产的要求
  装轴注意搭配,不同缸号的尽量插开排;颜色差异较大的最好分浆槽走,防止污染;使用预湿或预烘,使经纱在上浆前保持基本一致的含水;湿纱上浆时浆液的粘度及上浆的温度及轧辊的压力均有较严格的要求,要保证纱线的回潮及上浆率基本一致。对于缺头份的极个别经纱色,也可做筒染,走单纱浆纱,整小轴直接上织机。
  棉纱经轴染色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染色技术,棉色织行业由传统的绞纱染色进步到了筒子染色,至最先进的经轴染色。我司具有年染纱能力3000t,按每吨染纱费用1.2万元计算,全年染纱费用需3600万元,如果30%的产品采用经轴染纱技术,按综合节约30%计算,全年可节约成本324万元。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