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纺织纤维原料、纱支性瑕疵解读分析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2日


  (6)并纬(Mispick)
  
  外观:纬纱两根织入同一织口内,偶亦有三根或更多根者。并纬之长度长短不等,以织物全幅宽者,与在近两布边10公分上下者较多。
  
  成因:1).织物全幅长之并纬,系因停机排除故障后,未查对织口开车。或探纬针失效,断纬未自停。2).非全幅长之并纬,经因保险纱之长度不够,边剪设定不当或不够锐利,及断纬后未将纱尾清除。
  
  (7)稀衖(SetMark,Fine)
  
  外观:布面上纬纱排列之密度较规定稀少。沿织物长度一段织入之纬纱,由正常密度逐渐变稀,再由最稀逐渐恢复至原来密度,形成一条等宽窄之稀疏布面。
  
  成因:1).探纬针失灵,无纬纱时继续空转送经。2).织造时经纱张力控制不当。3).停机再开车前经纱张力调整太紧。
  
  (8)密路(SetMark,Coarse)
  
  外观:布面上纬纱排列之密度,较规定密集。沿织物长度一段织入之纬纱,由正常密度逐渐变密,再由最密逐渐恢复至原来密度,形成一条等宽窄之紧密布面。成因:1).织造时经纱张力控制不当。2).停机再开车时经纱张力调整太松。
  
  (9)拆痕(Pick-OutMark)
  
  外观:胚布纬纱拆除不善,再继续织造后,布面上仍留有痕迹者。
  
  成因:在织物织造中,作业人员发现有异纬织入,或织造出严重之密路、稀弄,立即停机将该织入之纬纱剪断拆除。于拆除时经纱受到纬纱摘下之摩擦,产生大量之毛羽,故重织后,在原拆除之范围,呈现一条宽窄相等之多毛羽布面。
  
  (10)断经(BrokenEnd)
  
  外观:织物之经纱断掉一根或多根,致其左右两相邻纱间之距离变大。在平纹织物,则变成两根断纱并列,如同并经。在斜纹织物,则布纹有间断之现象。
  
  成因:经纱于织造中断掉,自停装置失灵,未将经纱接妥而继续织造。
  
  (11)断纬(BrokenPick)
  
  外观:织物中之纬纱断掉,但断开之两端距离甚近,即断掉之长短较小。此种瑕疵一般多不显著。
  
  成因:1).纬纱于织造中断裂,但瞬间仍继续织入,仅缺一小段距离。2).纬纱上有严重之粗结与飞花等,于拆除时导致纬纱断裂。
  
  (12)百脚(缺纬)
  
  外观:此种瑕疵仅发生在斜纹织造,在每一完全组织同部位之经纱,同时浮于布面,状似一集蜈蜙之多脚。
  
  成因:斜纹布少织入一根纬纱,则交织点减少,部份经纱连续两次浮于纬纱上。(13)经缩(EndSnarl)
  
  外观:织物经纱中之一根,有一小段卷缩缠扭在一起而织入布中。在强捻纱织造之织物则较易发生。
  
  成因:在整经时其中之一根经纱过份松弛,致而有一段发生卷缩。
  
  (14)纬缩(FillingSnarl)
  
  外观:织物纬纱有一小段卷缩缠扭在一起而织入布中。在强捻纱织造之织物则较易发生。
  
  成因:1).纬纱管中或作纬纱用之筒子纱中,已有小段纱卷缩缠扭之现象。2).纬纱管成形不当,退纱时不畅顺。3).纬纱张力太小,织口开口不清等。
  
  (15)筘痕(ReedMark)
  
  外观:在胚布之两根经纱间,有较大之间隔,且能看到织入之纬纱,受钢筘筘齿之作用而锯齿形痕迹。
  
  成因:1).钢筘筘齿变形,未能将经纱控制在定位,或者筘齿发生松动。2).经纱中有一根或间隔之数根,于织造时所受之张力过大。
  
  (16)边撑痕(TempleMark)
  
  外观:在布边内有约2至5公分宽之针刺或受针刺刮拉之痕迹。严重者致使该部位之纬纱发生波浪形之弯曲。
  
  成因:边撑器选用之针粗细不宜,及边撑器刺环卡死不能回转,或回转不够畅顺。
  
  (17)轧梭
  
  外观:在近布边之位置,连续有甚多根之断经,虽经接妥,但在续织后布面仍有许多纱尾,且接合部位织出之布面,稀密异常。
  
  成因:梭子在梭道中被夹持,因之截断甚多之经纱。多由梭子结构不良,投梭与开口运动受到阻碍所形成。现使用之无梭织机,则可避免此种瑕疵之发生。
  
  (18)方眼(Reedness)
  
  外观:相判之两根经纱挤在一起,左两根与右两根间之空隙则增大,与纬纱形成棋盘状之小方格子。
  
  成因:1).织造时织口启开之角度过大。2).上下两层之经纱张力相差过大。3).钢筘之筘齿排列密度不匀。
  
  (19)纱尾(YarnTail)
  
  外观:在布面上或布边处,残留有伸出布面之纱尾。
  
  成因:因经纱或纬纱断裂,接妥后未将纱尾剪除。或织机之边剪失灵,未将换纬后之纱尾剪除。
  
  (20)接头(Knot)
  
  外观:布面上有紧密打结之粗大小圆球。
  
  成因:经纱或纬纱断裂后接合,所打之结太大,凸出于布面。
  
  (21)跳纱(Float)
  
  外观:经纱或纬纱未依照规定之组织织入,而浮于布面上者。
  
  成因:织口启开之角度太小,或综丝悬吊不平,及少数之经纱特别松弛。
  
  (22)蛛网
  
  外观:相判之经纱或纬纱,发生同部位连续性之跳纱,而使让一部位之织物无交织点,形成网状。
  
  成因:与跳纱同,唯较严重。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