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查看断线堵线断针跳针花样移位及变形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1日

一、断线
  断线有二种情况,一种有规律断线,一种无规律断线。
  有规律断线有:
  1、针与旋梭配合间隙不对,针位置太高或太低,需重新调整。
  2、机针孔和针板孔有毛刺,旋梭有毛刺,定位钩有毛刺。
  3、过线部分不顺滑,包括夹线板、夹线螺丝、挑线杆孔、上下过线架等,所有不顺滑或有毛刺都要处理光滑或调换。
  4、机针装反,需重新正确安装,针尖损伤、机针沾有胶水,换机针。
  5、挑线凸轮损坏,调换挑线凸轮。
  6、旋梭轴窜动。
  7、旋梭过线面有划痕、损伤。
  无规律断线有:
  1、环境湿度太高,线受潮,抽湿、换新线。
  2、打版走针不合理。改版。
  3、线质量不合要求,安装过线也不合要求,绣线太粗,与机针规格不相配。换线重装。
  4、动框曲线和移框角度不合理,调整电脑参数。
  5、上下轴传动有间隙或轴断造成机头和旋梭不同步。检查齿轮箱,调整链条紧松或齿轮箱时规带。
  6、绣线表面粗糙。在绣线表面加硅油。
  二、堵线
  堵线就是线在针板下结球,堵塞针孔,后果就是断线。
  1、定位钩与梭架缺口间隙不合理。 重新调整。
  2、绣品太薄或太松,针板孔太大。 垫二三层无纺纸。
  3、扣线失灵。 检查扣线。
  4、底线太松,而且出线方向不对。 调整底线。
  5、梭壳里有杂物或变形,引起梭芯旋转不畅,容易断底线。
  三、断针
  1、机针弯曲,紧针螺钉松。 需调换机针和紧针螺丝。
  2、旋梭与机针配合间隙过小。 调整配合间隙。
  3、夹线板压力过紧,面线张力太大,调整张力。
  4、压脚孔、针板孔与机针没有对准。
  5、移框角度不对, 调整移框角度。
  6、机针质量不好,调换机针。
  7、旋梭位置偏移, 调整旋梭。
  四、跳针
  1、机针与旋梭配合不好,针太高,间隙太大。调整机针高低位置。
  2、旋梭损坏。 换旋梭。
  3、针杆下弹簧断裂。 调换下弹簧。
  4、绣花绷面太松。 绷紧绣花面料。
  

5、压脚过高或变形。调整或调换压脚。(针停下位时,压脚与针板间隙0.5mm-1.5mm)视面料厚薄定。
  五、抛线、浮线
  1、面线和底线张力太小、太松。 调整张力。
  2、线质量不好。 换线。
  3、旋梭润滑不足。 加白油(每班两次)
  六、花样移位、变形
  花样移位有多种情况,X方向移位、Y方向移位、整体移位、个别机头移位、单方向移位、无规则移位等等。
  1、X方向整体移位,机械部分故障有:步进电机连轴器松动,时规带太松或太紧,时规轮轴承、棱形轴承、绷架轴承损坏,导轨间隙过大等。
  2、Y方向整体移位,故障同X向一样,只是方向不同。
  3、整体移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