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再生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工艺介绍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7日

1.再生大豆蛋白纤维/羊毛(毛绒)混纺(交织)物前处理加工
根据大豆蛋白纤维特性:纤维细、手感柔软、光泽明亮等性能将它与羊毛混纺或与羊毛、涤纶“三合一”混纺可开发高支轻薄型、风格多样化、性能功能化的高档毛纺服装面料,它又可替代一部分羊绒和高支羊毛进行混纺获得羊绒织物手感和风格,大大降低成本。因此,开发的大豆纤维毛纺面料应着眼于高支薄型、细腻光洁、光泽和手感优良的高档毛纺服装面料。
染整前处理加工主要围绕保护羊毛纤维、减少损伤,发挥羊毛纤维优良的干弹性,同时发挥大豆纤维优良的柔软手感和优雅持久光泽而展开的。
从大豆蛋白纤维和羊毛纤维的化学性质来看,大豆纤维的耐碱性远好于羊毛,羊毛在PH8以上,温度为80℃以上处理纤维泛黄强力下降;而大豆纤维中色素较多,为去除这些色素,都要在碱性较强(pH9.5—10.5)、较高温度(90—95℃)条件下进行漂白处理,才能获得较理想的白度。如果这类混纺交织物要获得鲜艳浅中色,大豆纤维必须漂白除去大部分色素,在常规漂白条件下羊毛纤维将会严重受损泛黄。
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生产这类大豆纤维/羊毛(羊绒)类混纺交织品种
方法①采用散纤维漂白的大豆纤维与羊毛(或羊绒)混纺后纺纱织造,在匹染加工前按照羊毛织物的洗呢、煮呢、轻缩绒工艺进行湿整理加工,就能达到前处理(染色前)的质量要求。
方法②分别采用条染加工设备进行前处理、染色,然后混色色纺织造,大豆纤维条的前处理可参照大豆散纤维精练漂白方法,羊毛纤维按常规方法进行洗毛、漂白、染色。
方法③采用匹染加工路线:毛坯准备一轻烧毛——洗呢(或缩绒)——煮呢——漂白——水洗——烘干——染色——干整理——成品。
在这条加工方法中必须优选工艺条件,才能确保羊毛纤维少损伤又能发挥两种纤维优良性能。一般来说,洗呢温度低于45℃,洗30分钟;煮呢温度低于85℃,PH6.5,压力略大些为好;漂白工艺主要除去大豆纤维中色素,可推荐中低温双氧

水漂白方法,例如采用拜耳的高效双氧水安定处理剂TannexRENA可使漂白温度在75℃左右弱碱下进行,达到一定的白度。(具体处方:纯碱1-2g/l,调节PH8-9,双氧水5-8g/l,高效螯合渗透剂1-2g/l,漂白温度80-85℃,60分)。
根据所开发的产品要求,和各厂的设备特点,选择不同的加工方法,并进行优化工艺试验,必要时多做实验,将会开发出多种多样大豆纤维/羊毛类混纺交织服装面料,满足市场要求。

2.大豆蛋白纤维与改性涤纶等混纺交织物前处理加工
这类产品可以作衬衫面料、套装等,加入大豆蛋白纤维之后使中低档的化纤面料,改善面料的服用性能,提高了面料档次,有较大的潜在市场。
加工这类产品的前处理与纯大豆蛋白纤维相类同,但是织物中含有改性涤纶(HCDP或IPET),必须在染色前进行热定型,工艺流程(可参考)为:
坯布准备——烧毛——氧漂——水洗——还原漂——水洗——中和——水洗——烘干——热定型——染色——烘干——热定型——罐蒸——轧光——成品。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