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漂白一般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漂白液的pH值最低为10—11。此时铁离子(Fe3+)实际以胶体形式存在,因此稳定剂对氢氧化铁胶体的吸附作用也很重要。
(1)氢氧化铁胶体凝结值的测定:在胶体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反电荷的电解质,即可引起分散相粒子的合并,使分散稳定性降低而产生胶体的凝结。氢氧化铁胶体带阳电荷,阴离子能促使胶体粒子的凝结。
凝结值是指胶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凝结所需电解质的最低浓度,一般以mmol/L表示。助剂产品组成比较复杂,难以用该凝结值来表示,所以这里用使用的稳定剂的体积来衡量胶体凝结值的大小,凝结值越小,表示该稳定剂对氢氧化铁胶体的吸附能力越大。
①试验溶液配制:
氢氧化铁胶体溶液:将10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在沸水中滴人5mL2%三氯化铁溶液(称取3.4gFeCl3。6H20溶于100mL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待溶液呈暗红棕色后,冷却至室温,即得氢氧化铁胶体溶液。
稳定剂溶液:称取稳定剂10g(精确至0.1g)用蒸馏水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②操作步骤:取已编号的试管3只,分别加入氢氧化铁胶体溶液2mL,依次在3只试管中加入蒸馏水7mL、5mL、3mL和稳定剂溶液lmL、3mL、5mL(每只试管总量为10mL),摇动试管,使之混合均匀,放置5—10min,观察试管,如发现混浊,即表示凝结。
从以上试验测出大概的凝结值后,再进一步测出较准确的凝结值。若大致的测定中加5mL稳定剂溶液的试管混浊,加1mL或3mL稳定剂溶液的试管澄清,则表示凝结值在加3mL和5mL之间。则测定较准确的凝结值时加入稳定剂溶液的体积为3.5mL、4.0mL、4.5mL,氢氧化铁胶体溶液仍为2mL,蒸馏水的加入量仍是使总体积为10mL,加入溶液的次序不变,操作方法不变。若大致的测定中加入稳定剂溶液3mL和5mL的均混浊,加1mL的澄清,则凝结值在
③说明:。
a.凝结的标志可以是微浊、混浊和沉淀,试验观察要统一。若加5mL稳定剂溶液的试管也无沉淀产生,可加大氢氧化铁胶体溶液的用量(如3mL,但总体积仍为10mL)。
b.凝结值的测定。如果稳定剂溶液对胶体的凝结反应敏感,可以采取滴定的方法求凝结值。例如使用规定浓度的稳定剂溶液,滴定稀释至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铁胶体溶液,当出现红棕色沉淀即为终点,读取稳定剂溶液的体积(mL)。
(2)保护胶体试验:保护胶体能阻碍胶粒之间相互碰撞和凝结,从而获得高的稳定性。对稳定剂来说,保护胶体作用有特殊意义,因为保护胶体可使氢氧化铁胶体失去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作用。
保护胶体作用的特征表现在电解质对胶体凝结值的增大,因此保护胶体试验,就是在稳定剂存在时,测定电解质对氢氧化铁胶体的凝结值,此时的凝结值越大,则表示该稳定剂保护胶体作用越强。
①试验溶液配制:氢氧化铁胶体溶液和稳定剂溶液的配制同凝结值的测定。
c(Na3P04)=0.5mol/L磷酸三钠溶液:称取磷酸三钠(Na3P04•12H20,化学纯)19g,用热蒸馏水溶解,移人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②操作步骤:按前面氢氧化铁胶体凝结值的测定方法,测定待测稳定剂的凝结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