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引纬 >

片梭引纬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9日

片梭引纬

片梭织机的引纬方法是用片状夹纱器将固定筒子上的纬纱引入梭口,这个片状夹纱器称为片梭。片梭引纬的专利首先是在1911年由美国人Poster申报,着手研制片梭织机是在1924年,从1942年起由瑞士苏尔寿(SULZER)公司独家研制,到1953年首批片梭织机正式投入生产使用,这使得片梭织机成为最早实用化的无梭织机。
片梭织机的种类有单片梭织机和多片梭织机之分,苏尔寿片梭织机属于多片梭织机,这种片梭织机在织造过程中,有若干把片梭轮流引纬,仅在织机的一侧设有投梭机构和供纬装置,故属于单向引纬。进行引纬的片梭在投梭侧夹持纬纱后,由扭轴投梭机构投梭,片梭高速通过分布于筘座上的导梭片所组成的通道,将纬纱引入梭口,片梭在对侧被制梭装置制停,释放掉纬纱纱端,然后移动到梭口外的空片梭输送链上,返回到投梭侧,再等待进入投梭位置,以进行下一轮引纬。单片梭引纬由于只用一把片梭,需两侧供纬和投梭,加之片梭引纬后的调头也限制织机的速度提高,故单片梭织机不够理想,其数量也很少。本节只介绍苏尔寿片梭织机。
一、片梭
如图8-7所示,片梭由梭壳1和梭夹2经铆钉3铆合而成。钳口5起夹持纬纱的作用,

图8-7  片梭
1-梭壳  2-梭夹  3-铆钉  4-圆孔  5-钳口
张钳器插入圆孔4时,钳口张开,纬纱落入钳口,张钳器拔出后,钳口夹紧纬纱。织造生产中,应根据所加工纬纱的纤维材料和细度合理选择片梭的型号,不同型号片梭的钳口形状和钳口夹持力是不同的,夹持力变化范围为600~2500cN,钳口之间的夹持力应确保夹持住纬纱。片梭表面应当光滑、耐磨,整个片梭的结构应符合严格的轴对称,过大的误差会引起梭夹钳口张开及夹纬的故障。
在织造过程中,每引入一根纬纱,梭夹钳口需打开两次,第一次打开是在投梭侧,让递纬器将纬纱纱端置于钳口之中;第二次打开是在片梭飞越梭口

后,把片梭钳口中的纬纱释放掉。钳口的开启靠梭夹打开器插入片梭尾部的圆孔4中实现的。片梭尾部有两个孔,靠前部的圆孔供第一次打开递纬用,能将钳口打开到4mm供递纬器进入到钳口内,而靠后部的孔在引纬结束后打开钳口释放纬纱,其张开程度比递纬时小得多(见图8-8)。
片梭是片梭织机的关键器件之一,而梭夹又是片梭的心脏。在织造过程中,梭夹的反复开启,易导致其疲劳损坏。梭夹的形状如图8-8所示,上、下两臂A’F’与AF对称,

图8-8  片梭梭夹
梭夹在开、闭过程中受到的应力负荷属于非对称的脉动循环负荷,A为应力最大的危险截面。
梭夹臂由于受到非对称脉动循环负荷的作用,易导致疲劳损坏,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其疲劳寿命。一方面合理设计梭夹臂的几何形状,即在保证工艺上所要求的夹持力情况下,通过设计合理的几何形状,使梭夹开启后的应力幅值减小,同时要注意避免应力集中。另一方面合理选择材料与热处理工艺。梭夹材质应有较高的疲劳极限及良好的韧性,尽量提高表面光洁度,并采取表面强化措施。
苏尔寿片梭织机为多片梭织机,需用若干把片梭循环引纬,每台织机所需片梭只数与上机筘幅大小有关,配备只数=上机筘幅(mm)/254+5。例如,320cm上机筘幅时,需配18只片梭。
二、片梭织机的扭轴投梭机构
(一)扭轴投梭机构
片梭引纬运动的动能来自扭轴投梭机构中扭轴扭转的变形能,因而击梭后片梭初始速度与织机车速无关,只取决于扭轴的扭转变形量。图8-9所示为苏尔寿片梭织机上所用的扭轴

图8-9  扭轴投梭机构
1-投梭凸轮  2、10转子  3-摆杆  4-摆杆回转轴  5-连杆  6-摇臂  7-投梭棒
8-扭轴  9-定位螺钉  11-滑块  12-片梭  13-导梭片  14-液压缓冲器
投梭机构,该投梭机构的核心部件为
扭轴8,故称之为扭轴投梭机构,它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扭轴部分
扭轴8的一端固装在机架上,成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装有投梭棒7,其顶部与投梭滑块11相联,扭轴的中部装有摇臂6,它属于一个四杆机构。
(2)四杆机构部分
四杆机构部分由摇臂6、连杆5、摆杆3及机架组成。摇臂6的回转中心为扭轴中心,而摆杆3的回转中心为回转轴4。
(3)投梭凸轮部分
投梭凸轮1装在投梭轴上,而投梭轴借助于一对圆锥形齿轮由织机主轴以1∶1的速比传动。在投梭凸轮1上还装有一个转子10。
(4)液压缓冲部分
液压缓冲器14与摆杆3的下端相连,当摆杆顺时针方向摆动时,使缓冲器内的油受压缩,从而产生缓冲作用。
扭轴投梭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在投梭前的相当长时间内,通过对扭轴的加扭来储存投梭所需的能量,投梭时,扭轴迅速恢复原状态,将储存的弹性势能释放,使片梭加速到所需的
飞行速度。整个工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储能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投梭扭轴被加扭,储存弹性势能。随着投梭凸轮1转向大半径,驱动转子2,使摆杆3逆时针方向转动,连杆5向上移动,推动摇臂6顺时针方向转动,扭轴受到加扭,直到投梭凸轮半径不再增大为止,而此时回转轴4的轴心恰好与连杆5的两端中心三点呈一直线,且定位螺钉9也刚好与摆杆3下端相接触。
(2)自锁阶段
前一阶段结束时,四杆机构进入了自锁状态(摇杆6的作用力不能使摆杆3转动),这一状态继续保持着。扭轴保持在最大扭转状态,投梭棒7及投梭滑块11静止在外侧位置,等待引纬片梭就位以及递纬器递纬等动作的完成。在这一阶段中,投梭凸轮1仍然保持匀速回转,转子2将脱开与投梭凸轮的接触。
(3)投梭阶段
四杆机构的自锁状态被解除,扭轴迅速复位使投梭滑块11完成击梭动作。这一阶段的开始是当投梭凸轮回转到其上的转
子10推动摆杆3上的弧形臂时,转子10的推动将使摆杆3稍有转动,从而解除了原来的自锁装态,扭轴迅速复位通过投梭棒使击梭滑块加速片梭12进入导梭片13。
(4)缓冲阶段
缓冲阶段使整个投梭机构在投梭后迅速而平稳地静止在初始位置上。当摆杆3复位到一定位置时,液压缓冲器14将开始起作用,此时片梭已经获得了所需速度,即投梭已经完成,整个投梭系统受缓冲作用而平稳地向初始状态恢复,到达初始位置时能静止下来,这样可避免扭轴反向扭转,不致出现自由扭转振动,从而提高了扭轴的寿命。
(二)击梭动力学分析
将片梭织机上的扭轴投梭机构作为整体来研究,从击梭开始后到液压缓冲起作用这段时间内,扭轴的弹性恢复力矩与投梭机构的惯性力矩相平衡。扭轴的弹性恢复力矩Mk为:
                                 (8-1)
式中:G——扭轴的剪切弹性模量;
Jρ——扭轴截面的极惯性矩;
l——扭轴扭转部分长度;
——扭轴的扭转角。
在击梭过程中,扭轴上受到的惯性力矩Mi
                             (8-2)
式中:I——扭轴投梭机构的综合转动惯量;
m0——片梭、击梭滑块、击梭连杆、摆杆以及缓冲活塞和连杆等质量集中在投梭棒顶端的相当质量;
l0——击梭棒长度;
——扭轴的扭转加速度。
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得
                                 (8-3)
即,
                                  (8-4)
式中:,称之为投梭系统的固有频率。
根据初始条件t=0,(最大扭角),可解得击梭时期扭轴的扭转方程式为:
                          
       (8-5)
                               (8-6)
若不采用液压缓冲,则当扭轴扭转角恢复到φ=0°时,片梭可获得最大的速度,但这样会导致扭轴继续向反方向扭转,继而发生自由扭振,造成疲劳破坏,因此,扭轴扭转角恢复到0°之前液压缓冲必须起作用。设这个角度为φ=φ1,对应的时间t为t1,根据式(8-5)、式(8-6)得扭转角速度为:
                            (8-7)
一旦液压缓冲起作用,扭转角速度不再增大而开始下降,击梭滑块的速度也下降,片梭便以
已经获得的速度进入自由飞行状态,这个速度v1为:
                 (8-8)
式中v0为不采用缓冲装置时,片梭所能达到的速度,称之为理论最大速度。
从以上分析可知,扭轴投梭机构有三个特点:梭速完全取决于扭轴贮能的多少,而与织机车速高低无关,因而有利片梭飞行稳定;扭轴加扭过程长(约300°),加之合理的投梭凸轮曲线,故投梭机构功率小而均匀;投梭结束后,整个投梭机构靠液压缓冲装置作用能迅速制停。
三、制梭
片梭进入制梭箱后,制梭装置吸收片梭动能,使片梭的速度迅速下降为零,并准确地制停在一定的位置上,制梭装置如图8-10所示。在片梭进入制梭箱之前,连杆5向左推进,制

图8-10  片梭制梭装置
1-接近开关组合  2-下制梭板  3-制梭脚  4-下铰链板  5-连杆  6-上铰链板
7-升降块  8-滑块  9-调节螺杆  10-步进电动机  11-手柄
梭脚3下降,直至下铰链板4和上铰链板6位于一条直线,即进入死点状态。下制梭板2和制梭脚3之间构成了制梭通道。片梭飞入制梭箱后,进入制梭通道,下制梭板和制梭脚的制梭部分采用合成橡胶材料,对片梭产生很大
的摩擦阻力,使片梭制停在一定位置上。
制梭脚的前侧装有接近开关组合1,上面有接近开关a、b、c。接近开关b用于检测片梭的飞行到达时间,接近开关a、c则用于检测片梭的制停位置,从而以下述三种途径自动调整制梭力。
(1)当片梭制停在位置Ⅰ,接近开关a、c均有信号发出,说明制梭力正常,步进电动机10不发生调节作用。
(2)当片梭制停在位置Ⅱ,接近开关a无信号发生,说明制梭力不足,步进电动机立即转动一步,滑块8向右移动1mm,升降块7下降,使制梭脚降低一定距离,经几次调整,直至片梭被制停在位置Ⅰ。
(3)当片梭制停在位置Ⅲ,接近开关c不发生信号,说明制梭力偏大,电脑自动记录制梭力偏大的次数,如果27次引纬中有20次制梭力偏大,则每27次引纬后步进电动机反向转动一步,使制梭脚上升一定距离,经几次调整直至片梭制停到位置Ⅱ,然后,再自动调节到位置Ⅰ。这样的调整方式有助于消除机构间隙对制梭的影响。
连杆5向右回退时,制梭脚上升,对片梭的制动被解除,以利后续的片梭回退和推出制梭箱,进入输送链。
四、片梭引纬过程
片梭织机的引纬系统主要包括筒子架、储纬器(见本章第六节“无梭引纬的辅助装置”)、纬纱制动器、张力平衡装置、递纬器、片梭、导梭装置、制梭装置、片梭回退机构、片梭监控机构、片梭输送机构等。储纬器是无梭织机上为适应高入纬率而普遍采用的装置,它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靠自身电动机的传动,储纬器将纬纱从筒子上预退绕到其绕纱鼓上,引纬时纬纱再从绕纱鼓上退出。采用储纬器后,纬纱退绕张力大大降低,且消除了退绕直径变化的影响,张力均匀性提高。
片梭引纬时飞行速度很高,达到30m/s左右,加之质量轻、体积小,需采用由若干片导梭片组成的通道来控制片梭飞行。导梭片形状如图8-11所示,它们呈等间隔固装在筘座

图8-11  导梭片及其组成的通道

上,随筘座一起前后摆动。因投梭机构与筘座是分离的,这就要求筘座在片梭引纬时静止在最后方,让片梭在导梭片组成的通道中飞越梭口。片梭到达接梭箱后,筘座向机前摆动打纬,导梭片向前从下层经纱退到梭口外,纬纱便从导梭片的脱纱槽中脱出留在梭口中,被钢筘继续打入织口形成织物。完成打纬后,随筘向后摆动,导梭片便又从下层经纱进入梭口,直至位于梭口中央并静止,供引下一纬的片梭飞行。
片梭织机的整个引纬过程可根据片梭及纬纱的状态分为十个阶段。
(1)如图8-12(甲)所示,片梭8由右侧(制梭侧)经梭口下方的片梭输送链条输送

图8-12  片梭引纬过程
1-筒子  2-纬纱  3-导纱器  4-制动器  5-张力补偿器  6-导纱孔
7-递纬器  8-片梭  9-纱尾钳  10-纬纱定位装置  11-剪刀  12-制梭箱
到达左侧(投梭侧)梭箱,在进入投梭位置的提升过程中,片梭被翻向(由侧面向上翻转成水平状),梭夹被打开。纬纱2从筒子1引出后,经过储纬器(图中未画出),再经导纱器3、制动器4、张力补偿器5、导纱孔6后,其纱端被递纬器7的钳口所夹持。此时,制动器4制住纬纱,张力补偿器5处于最高位置,制动器4和递纬器7之间的纬纱被张紧,以避免因松弛而扭结。
(2)如图8-12(乙)所示,片梭8已翻转水平的投梭引纬状态,进入投梭位置,递纬器7的钳口夹着纬纱位于打开的片梭钳口中,准备递交纬纱给片梭。
(3)如图8-12(丙)所示,片梭8的梭夹钳口闭合夹住纬纱纱端,递纬器7的钳口张开放掉纬纱,制动器4即将解除制动,张力调节器5也将开始下降,投梭准备已经完成,即将开始投梭。
(4)如图8-12(丁)所示,投梭机构使片梭8夹着纬纱飞越梭口,抵达右侧制梭箱12,整个飞行过程中,制动器4均处于释放状态,张力调节器5向下降到最低位置。
(5)如图8-
9(戊)所示,制动器4制动纬纱,片梭8借助于片梭回退器(图中未画出)退回到布边处,使制梭侧边经纱外纱头只留15~20mm长,同时张力调节器5上升以吸收掉片梭回退出的纬纱,在投梭侧,递纬器7向内侧移动至边经纱处,同样也只留纱尾长15~20mm,剪纬后由它夹持住下一根纬纱的纱端。
(6)如图8-12(己)所示,纬纱定位装置10接近纬纱,将纬纱推入张开的递纬器7钳口中。同时,两侧的纱尾钳9移至纬纱,将纬纱夹住。
(7)如图8-12(庚)所示,在投梭侧,递纬器7钳口闭合夹持住纬纱,张开的剪刀11上升至纬纱处准备剪纬,在制梭侧,片梭钳口打开,将纬纱释放。
(8)如图8-12(辛)所示,剪刀11剪断纬纱,递纬器7开始向外侧退回,张力调节器5再度上升吸收纬纱,片梭向机后方向退出制梭箱,向下落到输送链条上返回投梭侧。在投梭侧,又一把片梭进入盛梭盒内,等待提升到投梭位置。
(9)如图8-12(壬)所示,递纬器7继续回退,张力调节器5仍在上升,剪刀11下
降复位,纱尾钳9夹住纬纱两端,随筘座一起向前运动,纬纱被打入织口。
(10)如图8-12(癸)所示,递纬器7退到最外侧,张力调节器5上升至最高点。在采用折入边机构时,布边外的纬纱头已绕在折边机构的钩针上,由钩针将它勾入下一纬的梭口中,形成折入式布边。
上述各个阶段不断重复,便可引入一根根纬纱,织成织物。
五、片梭织机的多色纬制织
苏尔寿片梭织机中除了单色织造的机型外,还有可多色纬织造的机型,如混纬、两色任意顺序引纬、四色任意顺序引纬、六色任意顺序引纬。
在混纬方式的机型上,配置了两只递纬器,它们分别由各自的筒子供纬,织造时由这两只递纬器交替递纬给片梭,交替的比例是1∶1,不能任意引纬。混纬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纬纱色差或纬纱条干不匀给布面造成的影响。轮流从两个筒子上引入纬纱到织物中,可避免
筒子之间的差异对织物外观的影响,混纬方式在由筒子供纬的无梭织机上应用很普遍。当然,混纬的机型也可以用于制织两色1∶1交替引纬的产品。混纬机构较为简单,只要实现两只递纬器轮流与片梭的工作位置对准就可以了。
在多色任意顺序引纬的片梭织机上,每一种色纬都要用一只递纬器,即递纬器只数等于色纬数。递纬器分别夹持各自筒子上引出的纱端,当需要引入某种纬纱时则有相应的递纬器供纬。这些递纬器被安置在换色机构中的一圆弧形的选色器中。图8-13所示为四色任意顺序

图8-13  四色任意顺序选色器
1-选色器  2-连杆  3-变换轴  4-扇形齿轮  5-小齿轮
6-选色器轴  7-锁位臂杆  8-定位销  9-扇形定位板
引纬的选色器,图中a、b、c、d为四种色纬的递纬器所在的燕尾截面滑槽,当某滑槽处于工作位置(与等待递纬的片梭对准)时,就由该滑槽的递纬器向片梭递纬,片梭引入相应颜色的纬纱。由哪一只递纬器递纬,在换色机构中是由图中连杆2的位置决定的,连杆2的高低位置借助于多臂开口机构中的两片提综臂控制,提综臂的位置取决于纹板纸上的穿孔情况,而纹板纸上的穿孔得根据纬纱配色循环进行。两片提综臂的升、降刚好能组成四种状态,对应着连杆2的四种位置,再通过变换轴3上的扇形齿轮4,传动选色器轴6上的小齿轮5,最后使选色器1的位置发生变化,实现换色。当选色器变位时,锁位臂杆7上的定位销8从扇形定位板9的槽中退出,这时选色器轴6可转动换色。完成变位换色后,定位销8又进入扇形定位板9的槽中,使选色器1正确定位,保证递纬器与片梭对准,能够正常递纬。
在片梭织机上,任意顺序引纬的换色机构除了由多臂开口机构控制的换色机构外,还有用提花开口机构控制的,但都很复杂。片梭织机所能制织的色纬数较少,且随色纬数和开口机构不同,换色控制装置也不一样。
六、片梭引纬的品种适应性
片梭引纬类同有梭引纬,属于积极引纬方式,对纬纱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片梭对纬纱的夹持和释放是在两侧梭箱中于静态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片梭引纬的故障少,引纬质量好,纬纱在引入梭口之后,它的张力受到精确的调节。这些性能都十分有利于高档产品的加工。
由于片梭对纬纱具有良好的夹持能力,因此用于片梭引纬的纱线范围很广,包括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纯纺和混纺短纤纱、天然纤维长丝、化学纤维长丝、玻璃纤维长丝、金属丝以及各种花式纱线。但是,片梭在起动时的加速度很大(1200×9.8m/s2),约为剑杆引纬的10~20倍,因此对于经弱捻纱、强度很低的纱线作为纬纱的织物加工来说,片梭引纬显然是不适宜的,纬纱容易断裂。
片梭引纬具有2~6色的任意换纬功能,可以进行固定混纬比1∶1的混纬和4~6色的选色。换纬时,选色机构的动作和惯性比较大,在非相邻片梭更换时,这种缺点比较明显。
片梭织机的幅宽很大,当织机转速为470r/min时,入纬率可达1400m/min,表现出低速高产的特点,显然对提高织物成品质量,减少织机磨损和机械故障有重要意义。
片梭织机的幅宽范围为190cm~540cm。能织制单幅或同时织制多幅不同幅宽的织物。在单幅加工时,移动制梭箱的位置,可以方便地调整织物的加工幅宽。在多幅织造时,最窄的织物上机筘幅为33cm,几乎能满足所有的织物加工幅宽要求。加工特宽织物和筛网织物,则是片梭引纬的特色。
片梭引纬能配合多臂开口机构或提花开口机构,加工一些高附加值的装饰用织物和高档毛织物,如床上用品、窗幔、高级家具织物、提花毛巾被、精纺薄花呢、提花毛毯等。

片梭引纬通常采用折入边,因此布边是光边,在无梭织机各类布边中,属于经、纬纱回丝损失最少的一种。在加工毛织物时,如加装边字提花装置,还可织制织物边字。织入边容易产生布边纬密过大、边织物过厚的缺点,因此,布边的经纱密度和
钢筘穿入数要适当减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