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涂料印花增稠剂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7日
涂料印花是用高分子化合物在织物上形成薄膜,把颜料固着在织物上的印花方法.印花浆中加入增稠剂可增大其粘度,降低其流动性,使其具有假塑性.在剪切力作用下粘度降低,易从印染筛网的网眼中漏到印染织物上,在失去剪切力后粘度升高,可保持在原位上而不向织物的其他部位渗透,其次,印浆分布于织物表面,织物内的纱线不会被粘合,对手感有利.印浆的这种流变特性使粘合剂自交联或外交联让涂料颗粒相互间紧密结合,能提高耐摩擦和耐洗牢度.所以增稠剂的性质决定着印花浆的印花性能,也直接影响印花产品的质量. 1 天然增稠剂天然增稠剂使用成本高,色泽深度、鲜艳度、耐洗牢度和织物手感都不令人满意,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2乳化增稠剂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使用的A邦浆增稠剂由2种不能混合的液体[如烃类(油相)和水(水相)]在乳化剂作用下,经高速乳化形成,目前仍在使用的有乳化糊 N和乳化糊M.A邦浆具有下列缺点:(1)印花色浆的稠度不易调节;(2)烘干和焙烘时烃类挥发,有爆炸危险;(3)烘箱排出的烃类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4)印花后织物上残留烃类气味. 3 合成增稠剂20世纪90年代初,合成增稠剂解决了污染及安全问题,且运输和储存方便、配制简单、轮廓清晰、色泽鲜艳.合成增稠剂分为非离子与阴离子型2大类. 3.1非离子增稠剂非离子增稠剂大多是聚乙二醇醚类衍生物.主要产品有德国BASF的Lntexal HVW、日本大日本油墨的 Ryuclve Reclucer 400 cone、日本松井色素的Emulsur M.上海助剂厂有限公司的增稠剂M由脂肪酸与聚乙二醇酯化再打浆乳化而成.电解质对非离子增稠剂没有影响,其适应性好,但增稠效果不及阴离子型增稠剂,因此,用量较大,配制印花浆仍需煤油等烃类,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3.2阴离子增稠剂阴离子增稠剂是高分子电解质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大量可电离的羧基,是一种具有轻度交联的共聚物.其特点
是粘度低、增稠能力强、稳定性好、不易长霉、触变性小,其粘度受剪切速率影响极小,流平性好,抗溅落性好,对光泽影响小,可用于有光增稠产品,在印浆中不使用烃类,但对电解质敏感,适应性差. 3.2.1 分散型液体增稠剂分散型液体增稠剂由很小的(约1μm)脱水聚合物粒子分散于惰性碳氢化合物载体油中组成,含有独特的稳定剂和乳化剂。常用的惰性碳氢化合物载体油是轻质矿物油等.分散液中的精细聚合物粒子大小、分布范围及其均匀度都优于固体物质研磨及分散在液体中的产品。该增稠剂在碱水中的微粒直径可由1μm增大至10μm,体积增大1 000倍.目前,占据国内市场重要地位的品种是英国胶体公司生产的增稠剂Alcoprint PTF(液体分散型).它以高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为主体,用合适的碱剂(如氨水)中和,生成聚丙烯酸铵,粘度增加.该聚合物具有微交联结构,在水中发生溶胀,并相互纠缠而悬浮于液相中,限制了分子间的活动,增大了粘度,其流变性类似于乳化糊的效果.目前国内也有液体分散型产品,如姬兰琴等研制的QY-1增稠剂为聚丙烯酸分散液.其制糊方便,原糊和色浆稳定性良好,可以长期存放;经过测试其增稠效果优于PTF;耐电解性能、流变性与PTF相似,均属于假塑性流体,适用于平网或圆网印花,不发生渗化现象,无需加防渗化剂.近期美国专利报道,使用具有生物降解性的柠檬酸三异癸酯作为油相载体分散聚丙烯酸,所得的产物分散性好,稳定性提高,而且减少了废水的污染.3.2.2 合成印染增稠剂绝大部分为微交联型聚合物,不溶于水,仅能吸水膨胀起到增稠作用.通过聚合得到粒径满足要求的聚合物微粒的方法最佳.其方法有乳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和沉淀聚合法.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