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化料 >

新型聚酯基涂层剂制务工艺的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3日

聚酯类涂层剂与目前常见的涂层剂相比具有环保、低成本、性能优异的特点,这一新型材料正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最景[1-4]。聚酯基的组分和性能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整,仅仅是不同的多元醇和多元酸就能得到性能各异的树脂;而调整醇和酸之间官能度之比可控制支化度;控制树脂原料中羧基之间或羟取之间的碳原子数能调整树脂的柔软性等。这些特无疑使聚酯基涂层能够应用于更多的领域。[5]

本文主要研究了原料的配比、不同催化剂、不同升温速度控制对聚酯基涂层剂合成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等手段对聚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1实验

1·1实验材料

1·1·1药品

己二酸(分析纯)、已二醇(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2-二羟甲基丙酸(分析纯)、新戊二醇(分析纯),进口;磷酸、亚磷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1·2仪器

数字控温电热套(98-1-C型):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数显电动搅拌机(EUROSTAR):德同IKA公司;红外光谱分析仪(Nicolet-2Osx-B).

1·2空白聚酯基涂层剂的合成

按照一定配比,把原料倒入四口烧瓶中(通氮气保护lOmin)。将四口烧瓶放置于数字温控电加热套中,加热并用特殊保温材料包住四口烧瓶,用0-10分钟快速升温到1lO℃,加入催化剂,开动搅拌器,控制在20ORPM,控制3-4分钟/1℃,缓慢升温,到130-140℃保持温度不变2Omin后继续升温,当温度升至180℃时,用氮气保护。在反应进行3h后,每过5Omin测一次酸值,当酸值≥30时,隔2Omin测一次酸值,以此来控制反应的进行,当酸值≤30时,终止反应。待树脂冷却后再测一次酸值和测最终产物的羟值。

1·3分析和测试

1·3·1FT-IR测试

把在酯化阶段取出来的溶液和将酯化后产物,

放于API附件上,将聚合样品做KBr压片,观察聚酯样品基团,进行成分鉴定。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